第106章 火出圈了
��雕塑这个静止的形式,捕捉动态的自然?”

  “飞鸟掠空,一闪而过,什么也没留下。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它们灵魂的痕迹。”

  “这也是雕塑家,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敬。”

  “……”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这是永恒的话题。

  问题在于……

  一帮雕塑家面面相觑,空中之鸟的立意,有这么高大上吗?

  明明只是比较抽象简练的东西啊,从造型上来看,确实很像是羽毛,然后再从羽毛的确可以联想到飞鸟。可是从飞鸟,怎么又扯到自然与信仰上啦?

  很莫名其妙!

  业界人士不懂,但是过了几天之后,他们忽然发现网络上关于体育馆广场的雕塑的热度,居然没有消散的迹象,甚至于还成为了网红打卡的圣地。

  为什么呢?

  大家搞不明白。

  因为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雕塑这种东西,再怎么有名气,最多是在圈子中有影响力。出了圈子,普通人一般不会关注。

  就算一些非常出名,成为了旅游景点的雕塑,那也是由于多年的积累沉淀,被时间赋予了极高的人文价值,才为普通人所熟知。

  但是空中之鸟,一座新建的雕塑,应该没有附加值才对。

  凭什么吸引大众关注呢?

  想不通啊。

  一些雕塑家,在私下研究,想破解其中的奥妙。如果自己能够掌握其中的规律,是不是也可以复制一二?

  带着这种心思,有人专门去广场,开展了详细的调查。

  两天之后,这人把调查结果,发布到论坛中。

  业界人士纷纷点击观看。

  然后,无语了。

  调查是以视频形式展开,类似于街头访问。经过剪辑之后,一个个镜头闪过,出现了一个个身影。有男,有女,有中年,有小孩。

  两三百人,面对镜头的时候,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羞涩躲开,有人矜持而笑,有人落落大方,有人主动激情。

  总而言之,采访很全面,内容很详实。

  访问的问题,也十分的简单,就三个问题。一是你从哪里知道这个雕塑。二是为什么过来参观。三是觉得雕塑怎么样?

  类似这样的提问,众人的答案应该千奇百怪才对。

  可是让业界人士震惊的是,这些人的回答竟然大同小异。

  “哪里知道……朋友圈啊。”

  “朋友安利的……”

  “为什么来……他(她)非要拉我来。”

  “我认识这个雕塑家。”

  “这是白叶的作品,我肯定要来看看。”

  “我知道有个画家叫白叶,又听说雕塑的创造者叫白叶,所以来看下。”

  “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