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外争国权
工业,将需要进口大量的装备,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无论华盛顿,还是华尔街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一战赚饱了,全世界都欠美国人的钱。

  美国钱多的是。每年都有海量的资金输出全世界,砸向德国的资金更是数以亿计。如果分出小一部分投资中国,就能取代英国在华利益,抗衡日本,甚至防止gc主义蔓延。

  一举多得,好处太多了,实在找不出不这样做的理由。

  “哦?有结果了么?”宋子文有些激动,见司徒南点头后,心花要怒放了,搓手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顽固的英国人!妈的!”

  宋子文很不斯文地骂道。从这方面来看。他是个亲美派,相反,英国人一直很很吝啬,偏偏贪婪得要命,还控制中国海关。

  幸好司徒南提前给武汉政府准备一笔资金,维持政府运作。一时也不怕英国人用海关关余要挟。因为现在已经不是辛亥年那会了。

  武汉这边还算平静,不过在上海,因为关税和租界问题,武汉政府和英国人为首的列强关系闹得很僵。

  武汉政府绕开英国人把持的海关,成立自己的海关系统,强行对输入武汉政府控制范围的进口货物征税。

  这样一来,英国人把持的海关就名存实亡了。

  “无论汉口还是上海,都是中国的土地,英国人想让我们承认清政府签下的条约,那是不可能的。不收足30的关税,休想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

  司徒南激愤道。

  中国的海不是大开就是大关,很少正经过,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开放后才变成正常。

  如今,中国民族资本到了关键时刻。关税之争不仅仅为了每年那几亿银元,更是决定民族工业能否崛起,比土地之争更为重要。无论如何,武汉政府都不会让步的。

  司徒南和宋子文的谈话,宋炜臣暗暗记在心里,没有插话。

  “走!去看看黄鹤楼。”

  司徒南说完轻声上了渡轮。

  “说的是。长江风景比东湖的樱花好看多了。”

  ……

  武汉东湖,司徒公馆悄悄地来了一位客人,正式那位舒尔曼公使。

  宋子文、林一民等人很快也出现在司徒公馆。

  “这就是英国人的条件?他们软了!”

  宋子文和林一民相视一喜。

  “关税、海关,长江通航权,领事裁判权都收回。除上海、香港租界,南方租界大部分都收回,这样不算丧权辱国,可以向国民交代了。剩下的可以徐徐图之。

  美国方面还愿意让出公共租界的利益。”

  司徒南笑道,在他看来,关税、长江才是最重要的,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当中国工业建设略有成就时,还不能自己动手拿回来么?那样更解气呢。

  “这样也好。我们的工业建设就要大搞,快刀斩乱麻,免得和洋人纠缠。”

  林一民道。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不肯放过辛丑条约赔款,让我们和北方分摊,这不好办。”

  宋子文脸色有些不高兴。

  “妈的,英法日,迟早跟他们算清楚的,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