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陈果夫南下

  上海是亚洲最时髦的地方,码头就是上海对外交往的一个浓缩版的窗口。汽车、化妆品、香烟、电器等各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上海,从内地输往国外的茶叶、丝绸、矿产等农产品沿着长江、铁路一路到达上海,再转运到世界各地去。

  组织这场大贸易的主要是各国大洋行,以及和他们有着紧密生意往来的中国商人,这从街道两边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就看得出来了。

  从广告牌上,南华制造的货物在上海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橡胶制品,上海所有的雨伞、雨衣、胶鞋都是从南华进口的。此外香烟、小五金、布匹等也大量从南华输入。

  数目繁多的南华商品正在和日本、英国等国商品激烈竞争,大多数中国其实分不清那些商标上写着汉字的货物到底是南华生产的还是从珠三角的工厂提了个标签直接运送过来的,不过他们还是愿意购买这感觉亲切的国货。

  陈果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为了避免关税,减少沿途高额的厘金,珠三角的工厂大多走海运运到上海、天津等北方城市出售,不仅是交通问题,主要还是怕了沿途的各路军阀剥削。

  或许为了寻找一个稳定统一的市场,广州政府在商人的压力下也希望尽快统一国家。不过,这些现在这些因素都跟陈果夫无关,他小心地驾驶汽车,不时地回头跟身后的老岳父说话。

  “好多人啊!陈叔,你看,好多大轮船啊!”

  副驾驶席上的蒋j国把脸贴在车窗外,一脸兴奋地向外张望,心中充满了对这次海上旅途的向往。

  “呵呵!这不算什么,国外的轮船更大呢?”

  陈果夫笑着道。

  “有多大?”

  “几万吨吧!船驶到海上就像一座海上城市,什么东西都有。”陈果夫解释道。

  汽车终于熬到了港区,在美华公司的码头,他们终于见到了要搭载的轮船,流畅的船体,长200多米,通体蓝白色,占了大半个美华一号码头。

  船中间两根发着金属光泽的烟囱高高竖起,上面象征南华的黄蓝两色旗迎风飘扬,对此上海人都不陌生了。

  船头斜向上扬起,有着优美的剪角,上面写着“太平”两个大字,此船叫太平轮。

  “没错!就是它了,太平轮!”

  陈果夫拿出船票看了看,微微一笑,介绍道:“太平轮排水25万吨,专门往返中国和南华,沿途从上海出发,沿途经过宁波,广州,新加坡最后到达南华首都新唐山,行程大概一个星期。

  太平轮从美国白星轮船公司引进。原先往返于大西洋的一艘货轮,经过改装成了客货两用的海上巨无霸,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豪华程度。

  上面有泳池,电影院,戏院,赌场,乐队等豪华奢侈,被称为梦幻之船,乘客人交口称赞不已。就连外国人也趋之若鹜。”

  “是吗?那就好!呵呵!”朱五楼从车里下来,远远就看到太平洋泊在港湾里的雄姿,像一条盘踞在黄浦江的巨龙。

  巨大的吊机正在把一捆捆的货物运到船上,上面满载着从内地各处运到南洋的货物。

  陈果夫吩咐船务人员把他的汽车和行李送到船上,不一会儿就看到他的汽车被吊在空中,稳稳地落在太平轮上,然后被装进船底货仓。

  “上船了,岳丈大人。”陈果夫拿着旅行袋。请朱五楼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