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兵马未动
��精神大振,慌忙说道:“公子爷您等等,小地马上就来。”老板说完拔腿就跑,直冲向后店,杨凌比他还要着急。恨不得追上去看个究竟。他在店中没头苍蝇似的团团乱转,两个伙计站在店角以敬畏的目光望着这个大凯子。

  一会儿功夫。店老板扛着一只不大的米口袋风风火火地又冲了回来,气喘吁吁地道:“公子爷,您瞧瞧是不是这东西”。

  杨凌急忙扑过去,从他肩上夺下口袋,放到柜台上,他地心呯呯直跳,打开口袋看到那黄澄澄的、前世根本不屑一顾的半口袋玉米粒子,杨凌差点儿没哭出来,他抓起一把玉米粒,颤抖着捧在手中,简直比发现了一袋黄金还要兴奋。

  杨凌喃喃道:“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店老板一听正是杨凌要的东西,那半袋玉米粒子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到手了,登时喜得合不扰嘴来。

  这时一个小孩子捧着个煮地瓜从里屋儿跑了出来,叫道:“爹,你扛着米口袋干啥去?奶奶叫我来问问,什么一斤十两的?”

  店老板哪来得及说话,他蹭地一下从孩子手中夺过地瓜来,递到杨凌面前目光热切地道:“公子爷,这是不是您说的甘薯?我家煮了一大盆呢,您要是喜欢吃,全都卖给你”。

  “啥?全都煮了?”杨凌瞧着他手中的煮红薯,欲哭无泪,他痛心地叫道:“全都煮了?你.......你就没留几块儿?”

  老板陪笑道:“没全煮.......还留了几块,不过已经烤了,您是有身份的人,我瞧那玩意儿烟熏火燎地实在难看,没敢说出来”。

  “你.......“,杨凌恨不得踹他一脚,他恨恨地道:“快说,你这东西是从哪儿进的货,只要让我找到卖主,我就送你百两纹银”。

  这时一个呵呵的笑声道:“我是个酒痴,想不到在这京师却有个瓜痴,是谁这么喜欢啃地瓜呀?”

  门帘儿一掀,一个笑眯眯的大胡子从里屋走了出来,和杨凌正打了个照面,两下里一瞧,都不由得一怔。同声说道:“是你?”

  那人又惊又喜,笑道:“原来是杨公子,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呀”。

  杨凌一看那大胡子竟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枝山,也不由失声道:“是祝公子?你怎么在这儿?”

  祝枝山走到近前,迎面一阵酒气扑来,看起来这位祝才子果然是嗜酒如命。他笑呵呵地道:“杨公子大手笔呀,为了吃几块地瓜,舍得下这么大本钱。呵呵呵。这里店东是我的表弟,这西天麦和番地瓜是我家园子里生的,带来些给姨母和家人尝个稀罕罢了,杨公子也爱吃么?”

  杨凌一颗心落了地,既然找到了正主,也就不那么急了,总之这祝枝山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了,两下交谈几句。他就守财奴般扛起那袋被祝枝山称做西天麦的玉米粒子,盛情邀请祝枝山和两个西洋传教士去酒楼一叙。

  祝枝山一听有酒可喝,顿时欣然从命,几个人来到一家大酒楼,杨凌吩咐手下将那袋玉米好生看住了。这才和祝枝山、火者亚三四人上了酒店,寻了一间雅间就坐。

  甫一落坐,杨凌便急不可待地问起这番薯和玉米地来历,原来祝枝山是官宦世家。老父做过山西布政副使地高官,后来告老还乡。

  祝枝山在33岁上中了举人,此后十多年来再无进展,虽然求取功名之心甚浓,由于年岁渐长,对于仕途也不敢太抱希望了,便在苏州老家置了房田产、又做起粮米生意,当起了富家翁。

  前两年有一家百年前移居南洋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