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伯爷回府
计个人声誉的读书人也只有你杨大人一个了”。

  杨凌听她声音有些柔腻,不觉抬眼望去,只见成绮韵浅笑如谜,眉梢眼角流露出一种成熟女人地妩媚风情,如雪的香腮上如同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那双流动的眼波注视着自已。忽地省觉她指地什么,面上也不觉一热。

  高文心正在杨凌腿上做着逼真的假伤痕。她一直流意着两人的谈话,瞧见二人神色怪异,总觉得两人间似乎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明亮的美目中不由露出怪怪的神情。

  可是她乖巧地扭过了头去,甚么也没有说。她虽拙于计谋,也知道自家老爷此次平安无事,其中成绮韵献计甚多。

  而且最关键的一战,是成绮韵以身作饵,吸引了两万多番子出京,才保证了杨凌干净俐落地解决了东厂,没有引起京师大乱授外廷以把柄。

  她这几昼夜吃的苦高文心都看在眼里,作为诱饵她们数次险些陷入东厂番子地重围,都是成绮韵冷静指挥,逗引着千军万马在这片平原上东奔西走,直至人困马乏,再也无力一战才下令退往卫所。

  如今京中形势诡谲,老爷的危险还没有解除,黛楼儿长袖善舞,对他的助益极大,自已岂可不顾大局,固囿个人成见。

  一个聪明的女人很难抛除个人成见接受另一个女人,却可以为了自已心仪的男人曲意交好她。

  刘瑾率领三千京军,在固安接到了杨凌,虽然早知杨凌平安无事,不过钻进车子一瞧见杨凌模样,还是把他吓了一跳,

  杨凌现在躺在一辆大车里,成绮韵和高文心另乘一辆马车,至于那些伤兵也都下马乘车,一个个睡的跟死猪似的。

  杨凌倚在厚厚的靠垫上,瞧见刘瑾穿着一身簇新地湛蓝色大太监袍,春风满面、喜气洋洋,不禁微微笑道:“京里一切可好?”

  刘瑾道:“京外四处都是东厂地乱兵,皇上担心你带的人少,万一出什么岔子,所以清晨一得了消息就命咱家率军离京来接你。那时百官还未上朝呢。

  不过我让邱聚他们有了任何消息都要随时传报,刚刚送来地消息,内阁大学士刘健、谢廷再次上书要求斩了咱家和大用他们的人头,否则就辞官不做,嘿嘿.......皇上二话没说,允了!呵呵呵呵.......”。

  一般来说,进谏请辞和端茶送客是个道理,端茶不是为了敬茶。而是暗示客人离开。请辞也不是本意,而是表明自已的决心,象拉锯一样,在皇上婉拒和大臣再辞之间讨价还价,努力达成一个共识,孰料正德小皇帝太有个性了,连一次挽留的官场惯例都没有就直接准了。

  刘瑾眉飞色舞,显得十分得意。笑罢才脸容一整,感激地对杨凌道:“杨大人,咱家和老张、老马、大用他们对你可是感激得很呐,杨大人不但救了咱们的命,而且咱们有飞黄腾达的今天。全赖大人之力,实是感激不尽。”

  他们担任什么职务,杨凌没有参予任何意见,只是正德问到他时点头赞成而已。他可记得历史上这几位仁兄好象都没得好死,今日推举他们固然可以买个交情,谁知道日后会不会受到牵连?

  不过八个政治白痴明明知道满朝文武在进谏要杀他们,却一直迟钝的以为是文官们的恐吓,有皇上宠着自已就平安无事,如果不是杨凌提点用计,外廷谏杀杨凌不果,必然退而求其次。拿他们开刀地,如今性命无虞,还因此得居高位,确实是拜杨凌所赐。

  杨凌听说刘健和谢迁进谏被罢官,立即追问道:“那李东阳呢?”

  刘谨得意洋洋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