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三吴佳丽地
/>   黛楼儿嗔瞪了她一眼,说道:“不去。别招人烦了,我们搬去长干里,长干里也在城南,距离乌衣巷又不远。前几年我听人说过。那里隐居着一个曾纵横海上的船王,我想去找找这个人”。

  楚燕奇怪地道:“什么船王?还不是归隐的海盗,这些人最忌有人打听他们的过去,小姐不是想搬去北方么,找他做什么,莫非......又想要出海了?”

  黛楼儿浅浅一笑,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滔滔江水。嘴角儿一翘,似笑非笑地想道:“以色媚人时,你自觉心高气傲,以为耻辱。如今这人不好你的色,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才了。

  他对开海禁,平倭寇地事看得极得,如果这天大的难题我能帮他解决......,唉。好久不用脑子了。一想起来真是头痛,慢慢想......慢慢想。我就不信我想不出.....~

  十代帝王都,三吴佳丽地。

  杨凌的官船已到了秦淮河边。南京镇守太监冯承植和南京守备关建功、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邵节武率着一群官员、士绅立在码头上迎候。

  船未进城,杨凌就已接到禀报,南镇抚司镇抚使大人也将来码头相迎,这消息令他揣测了半天。

  他来南京可和锦衣卫不贴边儿,虽说南镇抚司势力远不及北镇抚司,但也是锦衣卫中地重要部门,若没有锦衣卫指挥使张绣授意,以邵镇抚这么敏感地身份敢来相迎么?

  中国人的官场学问实在太大了,一张椅子怎么摆,一杯酒怎么倒,一杯茶怎么敬都可以隐含极大地寓意,堂堂镇抚使屈尊相迎,是不是代表着天津卫那位锦衣提督张大人对自已有那么点意思了呢?

  一想到这里,杨凌也有些迫不及待,如果能争取到锦衣卫,那可是又一桩胜利,他现在太需要权力了,需要绝对的权力,需要一大批人去为他地意志奔走,潜移默化,徐徐改变自然最稳妥,可是张天师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现在能多做一点,还是多做些的好。

  第一艘官船轻轻驶了过去,后边船上高高矗立的玄黄天子龙旗和杨字大旗赫然在目。官船靠岸,船上递下踏板与码头搭好,船夫甩下缆绳,自有仆役匆匆拾起,紧紧系在码头石桩上。

  南京镇守太监冯承植笑呵呵地和关守备、邵镇抚迎了上去,巡检司的人在附近明里暗里布置了许多人,以防出现不测。

  关守备带来地亲兵中有一位将校,也正紧紧盯着船头,瞧见杨凌身影,不禁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

  这人细腰乍背,肤色微黑,长得眉目英朗,俊武不凡,正是韩幼娘的兄长韩武。杨凌未离京时便已安排他到南方军中任职,他是内厂厂督举荐的人,同时原来地品秩又不高,这可真把地方官员难为坏了。

  官儿安排小了,地方安排不好,那就拂了杨凌的面子,可是凭地给他拔个高官。又不好堵悠悠众人之口。好一番思量,都指挥使把他送到了金陵守备关建功手下,虽说只是个百户,可是在这地方为官油水不小,想必也能称了杨厂督的心意。

  金陵比不得别处,这南京镇守太监、南镇抚使都和杨凌没有隶属关系,而且虽说在皇上面前亲疏有别,地位可不相上下。杨凌也不敢怠慢,早早的站在船头,踏板一放下,他就笑向三人迎了上去。

  此时码头后边一幢高基重檐、宽敞华丽的酒楼,第三层楼上一间垂着翠色纱帘地雅间,桌上置了四色小菜,放了一壶竹叶青,临窗坐了一个清莹不可方物的少年公子。

  他一身月牙白的衣衫。修长纤弱地身材。乌发宛宛只以洁白铃缨提花木簪挽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