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雁门关
br />   李俶将匣子缓缓打开,瞳孔骤然收缩。里面是一颗双目圆睁的头颅,满面虬髯,虽死犹威——是贺将军的人头!

  三

  朔州城门外。

  尘沙滚滚,马蹄声急。唐军精锐出城,为首的军人手持长柄陌刀,浓眉霜鬓,轮廓儒雅坚毅,正是名将郭子仪。只见他翻身下马,神色惊喜而焦急地脱口而出:“殿下!”

  “郭元帅!”一身白衣策马而来的李俶也纵身下马,怀中抱着一个漆黑的匣子。

  “数日都没有殿下的消息,末将忧心如焚,若殿下有何不测,末将万死难辞其咎!”郭子仪平时也是不轻易表露感情的军人,此刻声音不无责备,拉着马缰的手竟然有些不稳。

  “对不起。”李俶眼眸里露出温和的歉意,打开怀中的匣子,“我把贺将军接回来了。”

  四周顿时寂静无声,将士们的心头都像都什么攫取住了一样,喉咙哽咽。

  山河尽染血色,晨曦悲壮。

  李俶眼中蒙上了一层水光,声音却很稳定:“将贺将军葬在马邑郡,他日若能光复长安,再迁回长安厚葬。”

  “是!”将领接过匣子,应声领命。

  李俶的性子,与他的父亲、祖父都不同,像一襟春水遇到钢刀,令那些刀口舔血的军人们也不由得动容。

  两人并肩策马进城,李俶突然问身边的郭子仪:“我想跟元帅打听一个人。”

  “什么人?”

  “大唐军中可有年龄与我相仿,身高八尺有余,模样俊美潇洒,还有一点……慵懒的将军?”他斟酌了一下自己的用词。

  “没有。”郭子仪认真地想了想,“所有将领都在我麾下名册中,且不说没有这样的年轻的将军,就算有,也没有殿下描述的形貌。”

  他奇怪看了一眼李俶身上的白衣,那明显不是李俶自己的衣衫,看得出衣服的主人身材高大修长,穿在李俶身上有点空荡荡的,甚至使得这位年轻的皇子有种纤细之感。

  郭子仪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但是十多年前,陇右军中倒是有一位将军,他曾经是御笔钦点的探花郎,性子懒散,常在军中喝酒打牌,却用兵如神,作战出其不意,被百姓称为‘白衣修罗’。但,他在开元二十九年就战死了。”

  李俶的神色微微一动:“‘白衣修罗’裴将军?”

  那人的名号,李俶自然也是听说过的。虽然当年他年纪尚幼,但边关战场的传奇故事,是小男孩最喜欢听的。

  “裴将军,是张丞相的学生吧?”李俶沉吟。幼年时他曾在御花园中见过宰相张九龄一次,至今难忘。此后的大唐,仍然有宰相,却再也没有那样的气度风华了。

  “正是。”郭子仪提到往事,也有些感慨,“若是太上皇当初听了张丞相的谏言,处死安禄山,如今这战火或许便不会燃起……”他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顿了一顿,将话题转到战局上:“殿下,如今雁门关易守难攻,如果只是史思明的叛军还稍为乐观;可是宋枳被安禄山封为镇远大将军,他熟悉周围地形,深谙布防之道,只怕城防滴水不漏——要攻打雁门关,就要先解决宋枳!”

  李俶神色诧异地点了点头,郭子仪对战局的分析与情势的判断,竟与那个人如出一辙。

  他当真是天下名将吧。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