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巡察
�然是肃清吏治,就不只是光裁员的问题,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样需要大力打击,否则就是肃而不清。

  当然,也不能全听他们的,从他们那里得到线索后,自己再深入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国公,颍阳知县侯少堂明显有问题,国公为何没有深查下去呢?”驿馆里,荆六郎有一句没一句地与许清聊着天。

  许清没有着官袍,这六月天里,穿一袭清爽的儒衫,靠在太师椅上纳凉,汝州驿馆被他带来的人占完了,在此说话倒不必顾虑什么。

  “你以为真没查吗?侯少堂的问题不大,这才放过他!”

  荆六郎有些疾恶如仇,接口道:“问题不大,那也就是说有问题了,既然有问题,国公何不趁此机会把侯少堂拿下,咱们不就是纠察不法的吗?”

  “你不懂,真查起来,大宋官员怕没几个是干干净净的,就是我,难道就没有些违规的事吗?这官场就象一池水,你指望他清澈见底是不可能的,水清则无鱼听说过吗;

  而且肃清吏治谈何容易,这绝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把整个大宋官场犁一遍的,如今裁去了大量官员,这已经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了,若咱们一到地方,连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拿人来开刀,恐怕会激起涛天大浪;

  咱们所到之处,别人就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防着咱们,到时反而查不到那些重大的案子。所以啊,咱们只能抓大放小,对那些危害不大的,警告一下就行。”

  荆六郎跟在许清身边久了,有时也很有些觉悟,这时他就突然溜出一句非常有见地的话来:“国公是怕陛下顶不住压力吧?”

  许清听了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荆六郎这回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别看赵祯这回态度表现得很强硬,只有许清知道,赵祯私底下已经有几次露出迟疑的心态了,许清真担心他扛不住;

  改制及裁撤冗员这么大的动作,赵祯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关键的是先把体制改革稳定的落实下去,抓官场腐败的事必须先放放,否则被裁的官员得罪完了,同时又向留任的官员大动刀子,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不好,连改制都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许清不是不想大力整治贪官污吏,是时机不对,对那些小恶小贪一律放过,那些实在有大恶的,再狠下刀子,这样既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样又不会引起官场太大的反弹,赵祯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小的得多。

  “六郎,你进步多了,真不想去军阵里磨练磨练?”

  “国公,小的说过多少回了,真不想去,至少现在不想去,反正跟在国公身边照样有仗打,嘿嘿!”荆六郎仿佛又想起了大战兴庆府城头的快意来,嘿嘿直笑!

  “很难说,六郎啊,我以后怕是很少沾军事了,这个我先跟你说清楚!你自己再考虑考虑!”许清很坦诚的告知自己的想法,这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护卫,迟早得给他们安排一个去处,而他们能去的,也只有军中了,趁着自己现在军中还有强大的影响力,安排过去容易得多。

  “国公不必操心这个,小的明白,你这是为小的们好,不过小的想过了,其实我上阵作战就图个痛快,也不真是个带兵的料,还不如跟在国公身边,只要国公不嫌弃就好。”

  许清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事,机会摆在面前给他们选择过了,他们不去,那也不必多费心思。

  就在这时,黄亦然在门外报进,手上拿着一叠文牍,进门就沉声说道:“国公,汝阳知州姜恒有问题,下官查出了许多不同寻常之处,汝阳府库亏空严重,从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