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嫁作三人妇_分节阅读_22
阿姜看月容认真的样子,不由也严肃起来:“小姐,问吧,只要阿姜知道的,都告诉你。”
月容字斟句酌:“阿姜,离开番罗你伤心吗?”
阿姜愣了一下,想不到月容问的是这个,灿然一笑:“番罗的家里很穷,阿父有六个妻子,阿妈排第三,过得不好,阿姜也过得不好,肚子每天都吃不饱。阿姜五岁时,村里镇里县里选了三道,才得到与大庆童男交换机会。阿姜今年已经十五了,五岁前的事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上车时阿妈的话‘到了大庆听大人的话,到了主人家里听主人的话,成亲了好好伺候丈夫’。小姐,我在大庆过得很好。你不知道,我在番罗的那些姐姐好多都嫁不出去,愁都愁死了,嫁出去的,跟好多人共一个丈夫,丈夫都不干活,还得留人专门伺候,每天都是妻子干活……现在我有四个丈夫,在家里他们根本不让我动手,个个都争着干活,多好啊……”阿姜话匣子一打开,关都关不住,开始还有那么一些小伤感,到得后来,简直是眉飞色舞了。
月容顿时觉得自己多事、矫情!阿姜活得多自在,乐不思番,简直是女仆御姐啊!可是,这一女多夫,跟一男多妻一样的罪恶……大伯不是也要宅斗么?唉……
月容又开始了间歇性的忧郁,连嬤嬤不以为意,哪个待嫁的女儿没有那么一点心事呢?由她去吧,成了亲有小公子几个宠着,她就知道生活多有滋味了。
中秋节的时候,月容的嫁衣已经绣了一大半,孝敬翁姑、小姑、叔叔们的针线活却还没有开始绣,连嬤嬤很有经验的说不用着急,到时如果来不及,阿葵和阿椒她们也是可以帮忙的。
中秋之夜的荣城灯火通明,晚膳后光元三兄弟早早的便来接月容去看灯。连嬤嬤把月容好生收拾了一番,不过已经不是整成一棵小白菜了,而是一支粉莲。嬤嬤们年纪大了,由阿姜和阿椒陪她出门,两人一个已婚一个未婚,行事便宜。
到了最热闹的华安街附近,光元他们把马和马车均托了人看管,拥着月容一家一家的看过去。月容虽在前世见惯大都市繁华,但是对大庆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也赞叹不已,他们手下各种样式的灯笼都是纯手工制作,从颜色、材料到配画、配诗都力求完美,根本不是现代所谓庙会上展出的、机器成批生产的灯笼可比,一时也看得津津有味。
光宇和光涵两人本来就对雕刻和绘画非常感兴趣,在各个铺子之间窜来窜去的品评,一时也是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光宇,定亲之后便被王大将军弄到南大营作了一个小小亲兵,每天操练下来,饶是多年习武也是大为吃力。如今好容易盼来中秋,更是舍不得任何一处铺子,见了好的就买下递给月容,月容随手又递给阿姜和阿椒,但是一条街之后,月容手上不一会就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灯笼。
大庆有传统,不管百姓还是权贵,中秋都可自己制作灯笼售卖。一百多年来,中秋夜制作灯笼已经成为一件雅事,据说,通过交换灯笼缔结良缘的人也不少。不少人看她提着这么多别致的灯笼,以为她是卖灯笼的,不断有人上前问价。光元一手也提了不少灯笼,空了一手托着月容手臂,不断向人解释:“谢谢诸位了,我们只买不卖。”
月容觉得有趣,踮了脚把嘴凑到光元耳边,道:“元哥哥,不如我们把他们都加价卖掉?这下落得轻松,还可赚一笔小钱呢。”光元觉得耳根痒痒的,说不出的舒服,愣了一下道:“月儿顽皮,这些灯笼只能送人,不能再卖的。”
月容轻轻一笑:“谁知道我们是买来的呢?”光元微笑的看着她,指指天、又指指地。古人真实诚啊!月容忍不住笑出声来,凑过去又道:“元哥哥,你们真是太可爱了!”说完,得意忘形亲了光元右腮一下,一�
月容字斟句酌:“阿姜,离开番罗你伤心吗?”
阿姜愣了一下,想不到月容问的是这个,灿然一笑:“番罗的家里很穷,阿父有六个妻子,阿妈排第三,过得不好,阿姜也过得不好,肚子每天都吃不饱。阿姜五岁时,村里镇里县里选了三道,才得到与大庆童男交换机会。阿姜今年已经十五了,五岁前的事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上车时阿妈的话‘到了大庆听大人的话,到了主人家里听主人的话,成亲了好好伺候丈夫’。小姐,我在大庆过得很好。你不知道,我在番罗的那些姐姐好多都嫁不出去,愁都愁死了,嫁出去的,跟好多人共一个丈夫,丈夫都不干活,还得留人专门伺候,每天都是妻子干活……现在我有四个丈夫,在家里他们根本不让我动手,个个都争着干活,多好啊……”阿姜话匣子一打开,关都关不住,开始还有那么一些小伤感,到得后来,简直是眉飞色舞了。
月容顿时觉得自己多事、矫情!阿姜活得多自在,乐不思番,简直是女仆御姐啊!可是,这一女多夫,跟一男多妻一样的罪恶……大伯不是也要宅斗么?唉……
月容又开始了间歇性的忧郁,连嬤嬤不以为意,哪个待嫁的女儿没有那么一点心事呢?由她去吧,成了亲有小公子几个宠着,她就知道生活多有滋味了。
中秋节的时候,月容的嫁衣已经绣了一大半,孝敬翁姑、小姑、叔叔们的针线活却还没有开始绣,连嬤嬤很有经验的说不用着急,到时如果来不及,阿葵和阿椒她们也是可以帮忙的。
中秋之夜的荣城灯火通明,晚膳后光元三兄弟早早的便来接月容去看灯。连嬤嬤把月容好生收拾了一番,不过已经不是整成一棵小白菜了,而是一支粉莲。嬤嬤们年纪大了,由阿姜和阿椒陪她出门,两人一个已婚一个未婚,行事便宜。
到了最热闹的华安街附近,光元他们把马和马车均托了人看管,拥着月容一家一家的看过去。月容虽在前世见惯大都市繁华,但是对大庆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也赞叹不已,他们手下各种样式的灯笼都是纯手工制作,从颜色、材料到配画、配诗都力求完美,根本不是现代所谓庙会上展出的、机器成批生产的灯笼可比,一时也看得津津有味。
光宇和光涵两人本来就对雕刻和绘画非常感兴趣,在各个铺子之间窜来窜去的品评,一时也是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光宇,定亲之后便被王大将军弄到南大营作了一个小小亲兵,每天操练下来,饶是多年习武也是大为吃力。如今好容易盼来中秋,更是舍不得任何一处铺子,见了好的就买下递给月容,月容随手又递给阿姜和阿椒,但是一条街之后,月容手上不一会就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灯笼。
大庆有传统,不管百姓还是权贵,中秋都可自己制作灯笼售卖。一百多年来,中秋夜制作灯笼已经成为一件雅事,据说,通过交换灯笼缔结良缘的人也不少。不少人看她提着这么多别致的灯笼,以为她是卖灯笼的,不断有人上前问价。光元一手也提了不少灯笼,空了一手托着月容手臂,不断向人解释:“谢谢诸位了,我们只买不卖。”
月容觉得有趣,踮了脚把嘴凑到光元耳边,道:“元哥哥,不如我们把他们都加价卖掉?这下落得轻松,还可赚一笔小钱呢。”光元觉得耳根痒痒的,说不出的舒服,愣了一下道:“月儿顽皮,这些灯笼只能送人,不能再卖的。”
月容轻轻一笑:“谁知道我们是买来的呢?”光元微笑的看着她,指指天、又指指地。古人真实诚啊!月容忍不住笑出声来,凑过去又道:“元哥哥,你们真是太可爱了!”说完,得意忘形亲了光元右腮一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