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谢乙
��侯世子傅臣立了大功。

  不过,那一位风流谢公子,却似乎因为学艺不精受了伤,挂了彩,情势如何也没人清楚。

  前后在柳镇约莫滞留了大半个月,周氏的胎也稳当了,眼看着快要入秋,暑气渐渐消散,倒是回京的好时节。

  时值八月,姜姒与周氏一合计,正好赶在中秋之前回去,半路上在净雪庵停留个一二日,上上香、拜拜佛,虽不去晦气,也好为肚里孩子祈福。

  当天便有宁南侯府的侍卫来送他们,傅臣不好出现,只派了赵百带队,一路朝着往东朝着京城去。

  净雪庵位于寒山山脚下,在他们要途经的薛家口附近。

  姜府一行人被护送着,算好时辰便在薛家口歇脚,入了当街一间茶楼。

  周氏要了雅间,姜姒原也下了车,可一摸自己手腕,空的。

  她忽然想起半路摘下过那镯子,犹豫了一下,只道:“我东西落马车里了,红玉、八珍陪我走一趟。”

  周氏停住脚步:“怎么了?”

  “无事,娘你先去吧,我拿个东西便回。”

  到底还是件紧要东西,姜姒心底暗叹。

  她这几日想了想,现在跟傅臣闹翻还没好处,他也不曾做对不起她的事,不如虚与委蛇。

  回到马车边,她亲自上去找了找,在蜜合色引枕边捡回了那一对儿羊脂玉镯子,随手套在了腕上,这才回转身。

  上了楼,经过走廊的时候,正有人在说剿匪的事,姜姒便听了一耳朵。

  “折柳山匪患一除,来往商旅可就安心多了,世子爷的本事可不小啊!”

  “这一回去的也不只他一个啊,还是朝廷重视。”

  “不就是个小小匪患吗?若没谢公子在,谁给献计?”

  “哈哈你莫不是说的谢方知?我老早听人说了,那谢方知就是个没用东西,这一回还伤了手臂,疼得嗷嗷叫呢。”

  “难不成还是个纨绔?”

  “可不是纨绔?你们知道这谢方知表字什么吗?”

  姜姒脚步一停,这事她似乎不曾听过。

  细算起来,谢方知对她有恩,除了花宿柳眠、放浪形骸之外,心倒不坏,至少没与傅臣同流合污。

  她才站住脚,下头那人便炫耀道:“你们不知道了吧?天底下大家取字都是俩字儿,偏他谢方知,单字一个‘乙’,甲乙丙丁那个乙!”

  谢方知,字乙?

  不仅是姜姒,便是其余人也听愣了。

  还有这样取字的?

  八珍不懂这些,倒是红玉见姜姒面有思索,笑道:“这一位谢公子,似乎也是世子爷的朋友,与姑娘见过几面的。不过,奴婢怎么记得,谢公子在家排行乃是一呢?”

  谢方知乃是他家中嫡长子,这是人所众知的。

  姜姒想了想,这一个“乙”字里,道道可多了。

  不过,以她素来不喜谢方知的态度,却懒得跟人解释半句,只轻嘲道:“谢乙,他怎不叫谢甲?”

  “噗——”

  靠走廊雅间帘内,谢方知一口茶喷了一桌,差点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