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9
�而越发凝重了。这是在总结陈词马上就要他收拾走人又或者怕他去别的兄弟那,直接派他到其他地方,不得接触机要事物

  毕竟没有人能忍受属下自作主张,而且而且据说水淹大梁之时,大梁城中也有许多百姓伤亡,这些杀孽,多少也会算在他的身上

  “然而”

  看吧,果然有转折。绿袍少年的神情已经落寞了下去,一双明亮的眼瞳也黯淡了许多,几乎就想掩耳不听。

  一双大手按住了他的双肩,强迫他不要逃避,只听着扶苏一字一顿地沉声道:“毕之,不许再瞒着我做任何事,我不是不相信你,而是怕你会做出一些宁可损害自己也要成就我的事。”

  绿袍少年闻言一怔,这些话不是他能猜想到的。他抬起头,对上扶苏的双眼,看出对方认真的态度,不禁疑惑道:“这好像与此事无关吧。”

  “好,你想说此事,那就说此事。”扶苏几乎都要被自家小侍读气笑了,放开后者,“为何不跟我说是觉得我会呵斥你草菅人命”

  绿袍少年咬了咬下唇,并没有说话,但实际上心底就是这样认为的。

  他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真正地面对生死一瞬的残酷,在想出水淹大梁的计策后,也是凭着少年意气,才没细想就给王离递了绫锦囊。

  前线战报传来时,他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觉得肩头胸口压着的,全是鲜血和人命,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昭王十三年,白起迁任左更,出兵伊阙,攻韩、魏二国,斩获首级二十四万。”

  “昭王二十九年,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死数十万。”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三十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昭互四十三年,白起攻韩国,破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昭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赵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俘虏四十五万人”

  绿袍少年眨了眨眼,没明白扶苏为何在此时忽然提起武安君白起。但听着扶苏一句一句吐出一串串冰冷的数字,绿袍少年也觉得心寒。白起是秦国的战神,但对于其他六国来说那就是死神一般的存在。更何况扶苏所说的这些数字,还都是不完全统计。整个战国时期横跨两百多年,战死的人数共两百万余人,而其中有一半几乎都要记在武安君白起的名下。

  真可谓是白骨堆积而成的功勋。

  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近五十年中,武将得此武安君称号者,前有白起,中有李牧,后有项燕,皆是名将,但还是白起威名最盛。

  “武安君功过无人可评,长平之战,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降秦也是为了一时活命,武安君坑杀之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扶苏的语气沉重,却说的异常认真。

  绿袍少年也知道这段历史,甚至之前他和扶苏也曾谈过此事。但观点却与今天完全相反,原本的不赞同,也因为之后的各种查证而渐渐扭转,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面不远处正潺潺流过的郑国渠。

  白起若是不坑杀这四十万人,也养不起这么多的降卒,毕竟三十多年前的秦国,还没有郑国渠,粮草养活自己的军队都很吃力。那么这四十万人养不活,又还能放回赵国去吗等他们吃饱了之后重振旗鼓,再杀回来那么这场战争就只是一场儿戏,所以只能杀之。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