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上)
面,看起来人年轻又面嫩,不想竟是一个厉害人呢,”

  “夫人倒不算厉害。”甘菊心中越发苦涩,语音里不自觉带出几分哀怨,“只是老爷一心一意都夫人身上,再也见不得旁人罢了。”

  哟,这位六夫人竟然是个狐媚子。

  朱道婆心里略略吃惊,面上依旧堆着卖家职业笑容,小声探询问道:“姨娘是不是想……,求一个让男人回心转意方子?”

  甘菊脸红了红,小声道:“我是不敢跟夫人争什么,只盼我们老爷能来那么一、两次,也不敢妄想得个哥儿,便是有个姐儿我也心甘了。”

  朱道婆悄悄打量了一眼,心下不免嘲笑。

  这种面目平庸又不够风情丫头,多半都是熬资历、论本分上去,哪里争得过花骨朵一般夫人?听说六夫人过门这半年,屋里硬是一个人也没有添,便可知是个面上看着和善,私下手段厉害女人。

  至少……,笼络男人心思很有一手。

  可是这些跟朱道婆都没关系,反正自己赚自己银子,只要买家挑不出错就行,管别人闲事做什么?于是扯着嘴角笑了笑,拍手道:“可算是巧了,刚好才得了两份宜子嗣神符,一份已经出手,眼下就剩独一份等着给姨娘了。”

  “真有这样符?”甘菊惊喜之余,又有些不大敢相信。

  “姨娘这说得是什么话?”朱道婆故作不满,撇嘴道:“姨娘可知另一份是谁家买走了?”将身子凑近了些,低声道:“是公主府里顾大爷姨娘,人家可是巴巴给了我六十两银子。”

  朱道婆做这种生意经验很足,十分懂得推销技巧。

  并没有狮子乱张嘴,一开口说个千二八百,而是对方能承受范围,适当抬一抬价,反倒显得东西珍贵可靠。

  甘菊果然放心了一些,有些不安,“那我再给妈妈添上十两吧。”

  ----不是她出手大方,是宁可多花一些银子也要买个真,免得朱道婆一时不满意,就随便糊弄了自己。

  “那倒不用,我和姨娘什么交情。”朱道婆半推半就,后还是又拿了十两银子。

  甘菊像得了珍宝一般,小心翼翼打开锦囊看了看,细细听了朱道婆嘱咐,方才把锦囊收好,起身送了人出去。

  这个时侯,罗熙年正陪着玉仪挑首饰。

  昨儿说是到街上买成衣,但是像他这样公卿权贵家公子哥儿,何曾穿过外面买衣服?便是玉仪不动手,底下自然有一大堆丫头做针线,再不济,还有罗家养针线上人呢。

  他存了心要讨妻子一个好,玉仪也是有心和解,因此自然是做什么都合拍,这会儿两人正并着头,对着一支碧玉簪子左右端详。

  大约是以前孔家受惊吓太深,玉仪并不太喜欢收藏玉簪子、翡翠镯子之类,总觉得一不小心就碎了,有一种不安全感觉。

  因此后还是放下了,继而拣了一颗近龙眼大鸽血红宝石,对着手背比了比,又透过光线细细看,似乎有些犹豫,然后放回了盘子里。

  罗熙年瞧了瞧,说道:“你喜欢?买下就是了。”

  玉仪并没有太大逛街兴致,便点了点头。

  “夫人真是好眼光。”喜得珠宝铺妇人连连夸赞,问道:“夫人是想单买回去收着呢?还是嵌首饰上头?我们这里有上好匠人,还有京城里时兴式样,一准儿能给夫人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