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定


  鲁国公又道:“便是按规矩,难道不也有立贤?”颤巍巍站起身来,躬了躬身,“我朝正是有了贤明之主,方才能有如今太平盛世。”

  ----若论嫡长,龙椅上坐这位可就不合适了。

  汤通政不料他扯到皇帝身上去,不由大急,大冷天要弄出一头汗,这话实是不好答,只能硬撑道:“还请皇上圣断!”

  皇帝看着底下两位臣子争论,不置一词,心下却迅速思量。

  照规矩,罗家嫡长子继位是理所应当,即便自己顺手帮了一把,也谈不上是什么大恩。而如果是罗家幼子继位,那么必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连带着公主府也能笼络几分,怎么看都是后者划算。

  何况,这是鲁国公本人意愿,自己何苦做那吃力不讨好事,不光给臣子添上不,对皇家亦无任何助益。

  至于嫡长……,自己身上是说不上了,而罗家只是一个国公府,跟将来皇储之事挂不上钩,想来想去,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汤通政。”皇帝终于开了金口,问道:“不知这份折子是你意思,还是罗侍郎意思?”

  “当、当然是臣自己意思。”

  “原来如此。”皇帝点了点头,“鲁国公说得不错,这确是罗家自己私事,实不需要外人插手,况且……”继而一笑,“想必罗侍郎知道了,也不愿意违逆了父亲意思,而失了‘孝义’二字,反倒让他为难了。”

  汤通政心里一凉,完全没有料到皇帝竟然不顾“嫡长”规矩,反倒说了这么一通套人话,----难不成真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就不管这些规矩了!

  可是又不能驳,只得不死心低头站立不动。

  “都下去吧。”皇帝可没有耐心跟臣子做思想工作,冷冷挥退了人。

  鲁国公心里谈不上半分高兴,只有一丝解脱,再次躬了躬身,口中道:“谢皇上圣裁恩典,老臣告退。”

  汤通政虽然万分不甘心,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跟外甥爵位相比,到底还是自己身家性命要紧一些,顶撞皇帝是不明智,因而满含颓丧低头告退。

  皇帝办事效率还挺高,第二天就颁了圣旨。

  罗熙年带着浑身伤痕,玉仪小心搀扶之下,勉强下地接旨,看着明晃晃圣旨和世子册,心内真是五味陈杂。

  如果这个位置是同胞哥哥得到,自己一定会高兴一些。

  只可惜……,故人已矣。

  颁旨内侍拿了赏封走后,六房人顿时欢喜沸腾起来。

  蔡妈妈和段嬷嬷都是喜极而泣,一个高兴自己奶大孩子做了世子,一个欢喜小主人修成正果,将来便是身份赫赫鲁国夫人。

  彩鹃等人自然也是高兴,很是激动不已。

  “夫人,这下可好了!”

  “嗯。”玉仪原本想交待几句,不要太激动,但是看着大伙儿正兴头上,也就没有扫兴,只道:“有话屋里说便是,出去了且收敛些。”

  彩鹃等人应了,可是眼下哪里控制住?

  一屋子欢声笑语,只有罗熙年和玉仪各有各心事,仅仅只是松了一口气,却投入不到欢庆气氛里面去。

  别不说,单是罗晋年还活着就是一个心头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