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子怎么会不如原前
“小人本来是城外的渔民。纺织厂招人的时候,小的贪图工钱,就不顾当时的传闻,进了厂去。当时小人心头真的是七上八下的,可哪知道厂子里是那样好景。第一个月小的拿了三两银子,第二个月小的拿了三两七分。最高的时候拿了小五两银子,比在江上打渔,日子好过的不知道多少倍。”

  “每天厂子里还管一顿饭,晚上那夜校,凭着俺的职工证也能进去听。小人活了三十一岁,才真正会写了自己的大名。”

  “可惜,捞线头的时候,机器绞断了俺两根指头。纺织厂不让俺再干下去了。医药厂子里全包,还赔了小人十两银子。小人伤好后就用那十两银子加家里的积蓄买下了一匹马,先是拉套车,给厂子里运棉料、布匹。厂里的管事看小人是里头的老人,特意照顾小人。年前时候就把本钱赚回来了,年后又让人做了车子……”

  眼前的车夫可能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但盛宣怀谁也不挑,偏偏挑中一个特殊的例子,是不是也同样很扯呐?更大的可能是秦军的工业园区已经真真切切改变了柳州本地的生活。

  盛宣怀脑子里想起了昨晚上柳州城里那热闹的景象,也想到了在来柳州之前自己特意去户部,找人查案了柳州上报的户籍和人口文档。

  整个柳州城人不满三万,仅仅是五千户,整个柳州府也才四十余万人。而现在听车夫言,仅是那东关的棚户就有了上千户……(未完待续。。)你正在阅读,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