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以此子之名望,不可不防
等职务。至今*年,在军事这一块上根深蒂固。一些消息也瞒不过他。

  比如早在年中刘暹上奏说自己兵力不足,要求从汉中抽调部分旧部北上甘陕,经哈密、巴里坤进攻古城,与他将要派出的北上军兵东西夹击妥明军。但是北京不允。

  为什么呢?

  因为北京不想让刘暹全得平定新疆的大功。甘陕的多军对比起征伐军来才更是北京的嫡系。

  同时多军里头也异口同声的反对秦军经过甘陕。说甘陕战乱多年,民生凋零,难以担负秦军补给。这是睁着眼说瞎话,多军人马三四万,不比秦军人数多的多?军纪更是不能跟秦军相媲美。

  一句话说到底,还是眼红刘暹立功。再由,甘陕距离新疆甚近,多军里头的一些军头也不未尝没有去北疆捞一笔功劳的意思。

  这当初就是多隆阿制定下的策略——扫平甘陕,平定北疆。不让刘暹专美于前。只因为多隆阿突然受创,而给耽搁了。

  至于到现在了为什么还不见多军有出关的迹象,那还不简单,没有开拔费啊,没有加钱响啊,没有粮食和后勤补给啊。

  扯皮的事,多着呢。

  刘暹见走北疆不成,就只能调集部分军队走这两年多来的旧道——青海,再入南疆。结果现在了,才走到西宁。

  如果按北疆线路走,后调的那部分秦军即使回合不了古城的董福祥军,也能大大减轻董福祥军的压力,也就给了刘暹抽调兵力的空间。

  现在南疆败阵,俄国人谈判桌上猛的硬朗了起来。北京方面说是自作孽也不为过。

  奕譞当然知道其中的内幕,更知道这中间还有自己大姨子的身影。说到底还是满清对汉人大员兵权的防范、警惕是根深蒂固的。

  “六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现在谈判上是有所不利了,但刘暹名头也有所挫败,这未尝不也是一件好事。”

  “中俄之战早晚有个结束,刘暹早晚要调回内地。以此子之名望,不可不防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