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夜宴
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根本没有什么名号,说出自己名字就显得特别单薄,本以为他们会刨根问底,可他们却什么都没有说。

  “各位大人都很喜欢曲乐吗?”我觉得有些冷场,便不自觉地又问了一句。

  “哈哈,寄情于乐曲,醉心于美酒。”

  他们虽然在回答我,但眼光已经纷纷从我身上移开,而且回答的语调也很怪异。

  我才反应过来,这些都是画中本来的人物而已,而且画叟也曾经告诉过我,越是名画,越是人物众多的画,它里面的故事就越难改变。这些人他们本质上都是没有思想的,虽然也会回答,也会应对,也有喜怒哀乐各种表情,但是却都是设定好的而已。我在《溪山行旅图》中曾经无意改变了画中人的行动,但在《洛神赋图》中就无济于事,这副画估计也是无法改变的,这些设定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结局。既然这样,我又何必犯傻跟他们交谈呢?

  “公子,我的这些朋友都陶醉于音乐舞蹈,此时不必与他们闲聊,你静心欣赏表演就好。”韩熙载温和地笑着,然后示意他身旁的丫鬟给我倒了一大杯酒。

  我心里焦急万分,但却无可奈何,其实想想,既然这程序我无法改变,倒不如好好欣赏下五代的艺术到底是何种风情。

  李姬挥挥衣袖,袖边的梅花一下子鲜活起来,身后的屏风也像有了生命。她开始轻拨起琴弦,雪白的玉指划过溪水,划过秋风中的树枝。嘴巴也微微张开,嘴唇如一抹天际的余晖,婉转的歌声伴着声声琴鸣,滋润着我的耳朵。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这是李煜的一首诗,我之前并不知晓,但这词风我觉得别无他人可作,唯美中透着深沉的感伤,让人如痴如醉。

  而且听起来,配着这百转千回的曲调。这首词比李煜那些家喻户晓的名篇还要让人感怀。

  下一刻,拨弦突然急促了许多,琵琶的音色也一下变得强烈起来,咔的一声,仿佛一块精致的玉盘碎了一地。歌声中的幽怨一下子浓了起来,忧伤堆积成惆怅,瑟瑟秋风把我们送进了凄寒的凛冬。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乱如麻的怨丝,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我看到这些客人的眼中此刻都泛起了泪光。

  最后,曲停了,李姬站起身来,给我们含苞待放地施了一礼。眼前的景色也一下都凋零成漫天碎片,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在那一刻不自觉地颤动了一下。

  我清楚地看到韩熙载眼角落下的一粒泪珠,落在玉杯上,掷地有声。

  这是虚假的世界吗?可这歌曲却是那么真实,让我竟一度忘记为何而来,梦里不知身是客。

  大大的厅堂寂静了许久,半天韩熙载的一句话才缓缓打破了沉静。

  “公子,这表演可还满意?”

  我早就出神了,他这一问才把我随歌声飘远的魂魄给拉了回来。“好……好听。就是曲调悲了一些,虽然动听却让人不是很舒服。”

  “哈哈,公子说得很对,但这个时代的曲子没有不悲的。”

  “如果韩大人每日都是在听这样的曲子,那我有些对大人的看法恐怕要改观了。”我轻轻端起酒杯,自酌了起来。

  “哦,有意思,那公子不妨说来听听,看看到底对不对。”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