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家
情不能作为证据,不会根据你的推测粗暴对待那些学生,只是希望尽量缩短破案过程。”

  微表情对判断谎言的作用非常有限,准确率很低,除非对方是很熟悉的人。办案过程中,警方要使用微表情,要以对嫌疑人的前期分析作为基础。即便如此,它也只能是一个不能起关键作用的辅助。*

  但训练有素的人可以借助这个辅助,结合审讯技巧,在更短时间内判断要不要先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调查,某件事是不是需要深挖,从而提高办案效率。比如通过微表情认为a在一件小事上说了谎,那a很可能在更重大的事情上也说了谎,这个人就需要重点关注。

  据说学习微表情最快的就是老师,他们在知道理论知识前,就能判断学生说忘带作业是不是根本没做。反过来,这证明了这样的老师打心底里关注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林亦初听说文灏擅长微表情时没有很吃惊,不觉得这像另一件事那么让人难以理解。

  文灏是个懂微表情的老师,审讯对象又是学生,可能他真的能提供一些帮助。

  既然答应要去,就宜早不宜迟,林亦初先下楼去,文灏把应安年叫出门,给他说了这件事。

  “你会解读微表情?”应安年这才知道这点,他不加家长群,又不会与其他幼儿园老师多交流,现在才被告知这个让他心都提起来的事实。

  “他真是太能干了”,“难怪他那么了解小孩子的需求”,都是应安年在那一瞬间冒出来的想法。除此之外,男人还有点惊悚——那不是自己在想什么他都能猜到?!

  文灏不知道他真实的疑问,但从他语气中听出了一种过分的惊讶,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应安年在乐乐的事之外表现得近于失态。

  “只是懂理论,用起来可靠度很低。”文灏解释道。

  应安年的心稍稍放下了,小孩子心思简单,大人的微表情应该复杂很多。这也是个对微表情有误解的人。

  “只有对熟悉的人判断准确度高些。”文灏继续解释。

  应安年的心又飞起来了,自己不就属于他熟悉的人么?

  警局不是龙潭虎穴,应安年还是决定陪着文灏过去,就算只能等在外面也行。去的车上,应安年又拿着手机在忙,文灏心里感叹,这个人类朋友真好啊,工作那么累还赶到医院来看教授们,现在又坚持陪他去警局。

  实际上,男人眼睛看着手机上打开的邮件,脑子里使劲回忆自己有没有在长发青年面前显出比较明显的表情,带有别种情绪的表情。

  结论是,不仅有,而且多。好像有很多次,自己在看到他或跟他说完话后,发现自己的嘴角是翘着的。

  不能继续这样,要重新板起脸来。

  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