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满朝文武,又看看身后,没有得到任何暗示,只能硬着头皮,咬咬牙,道:“准!”

  圣旨当殿拟成落玺,不久,建康城内风传郗丞相有复中原之志,不计前嫌重用桓豁、杨亮和周仲孙,发兵两万北伐氐秦。

  走在城内,处处可闻“郗方回国之良相”“国朝有望”之言,连高平郗氏都水涨船告。

  徐川将回幽州,对此不禁担忧。

  贾秉却是摇头轻笑,“放心。”

  桓使君的果子岂是那么好摘?

  郗方回此时出手,时机不可谓不准,但他忽略了一个现实,桓容的实力今非昔比,桓氏内部固有矛盾,也不是能轻易挑拨。

  杨亮父子是有节气之人,既已投效明公,不会轻易改弦更张。何况,明公许下的利益之大,郗方回未必能够做到。

  至于周仲孙,更是不用担心。

  按照明公的话讲,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比起用钱砸,谁又能砸得过手握幽州、幕下有尊“北地财神”桓使君。

  “偷鸡不着蚀把米。”

  贾秉笑得眯起双眼,眼尾微微上挑,成竹在胸。

  “孟海无需担忧,明公知晓此事,非但不会生怒,说不得还会感谢郗丞相。”

  事实确如贾秉所言,知晓建康的消息,桓容半点没有生气,反而暗笑,如此一来,他日真要刀兵相向,自己也算手握“大义”。

  朝廷不公,逼得他反,他总不能坐以待毙。

  “郗使君这个梯子递得当真不错,好人啊!”

  桓使君一边发出好人卡,一边下令拔营,准备离开梁州城。

  队伍分成三波,一波加入北伐队伍,由钱实率领,往扶风郡同桓石虔汇合;一波东行返回幽州,将北地得来的“土特产”给亲娘和阿姨送去;最后一波随着桓容转道长安。

  没错,就是长安。

  秦璟秦玚攻破咸阳,兵至长安城下,没有着急发起进攻,而是玩起围城,一围就是三个月。

  围城期间,长安人心惶惶,粮价飞涨。

  苻坚几次派人主动出击,都是一去不回。没被秦氏兄弟砍死,也会趁机开溜,总之,出城就没影,屡试不爽。

  到后来,苻坚回过味来,再不轻易派兵出城,更命军队守住北城门,不许城内人偷跑。同时派出绝对信得过的禁卫,向驻守各州郡的刺使太守求救。

  可惜,援兵迟迟未到,包围城下的秦氏骑兵和仆兵却是越来越多。

  人多就要吃饭。

  秦璟严令不得扰民,不得抢割百姓谷麦,而是派出骑兵劫掠氐人贵族,用抢来的真金白银从幽州购粮。

  桓容“放弃”长安的好处就此显现。

  左手抢占扶风等地,右手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幽州商队往来南北,运送粮食海盐,光是三月的收入,足可令人惊掉下巴。

  经过慎重考虑,桓容决定亲自往长安一趟。生意只是借口,最重要的,是为谈一谈氐秦地盘的分割问题。

  纵然秦氏打下长安,氐人的势力也不会就此绝灭。更大的可能,是像慕容鲜卑一样,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