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演武场的较量,再再证明这点。

  然而,这是首回临战,与氐人短兵相接,高岵不敢大意,也来不及将阵型布置完全,只能依照桓容的命令,趁□□阵拖住氐兵,飞速绕到氐兵身后,仓促设置拦截,将逃窜的氐兵从中截断,跑得不够快,统统留下!

  杨亮在城头看得分明,不由得一阵心惊,冷汗直冒,握住剑柄的手不断攥紧,用力得指关节发白。

  “桓氏,桓氏!”

  战场上,杨安也是心头发沉,从惊讶到惊惧,不过短短数息。

  骑在战马上,目及城下厮杀,他能判断出,晋兵列成的战阵并不完全。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正面拼杀,自己麾下的几千人怕要折损大半。

  “撤兵!”

  眼见几百氐兵被截,前有战阵后有追兵,九成是救不出来,杨安当机立断,下令撤兵。留三百人断后,余下全速撤退。

  桓容接纳贾秉建议,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将断后和被截的氐人全部拿下,随后命骑兵警戒,步卒开始清扫战场。

  喊杀声很快消失,战场只留下倒伏的尸身和断裂的兵器。

  几匹战马断了前腿,嘶鸣着想要站起。

  专门照料战马的健仆查看之后,对州兵摇了摇头。后者会意,一人抱住战马的脖颈,掌心覆上战马的眼睛,另一人举起长刀,伴着刀锋落下,嘶鸣声戛然而止。

  一辆武车出现在战场上,车轮压过土路,碾平几堆土块,发出吱嘎声响。

  桓容推开车门,安坐于车内,举目眺望城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人猜不出他此刻的心思。

  没等多久,摇摇欲坠的城门终于打开。

  身披甲胄的杨亮父子从城内步行而出,身后跟着州中官员和豪强,肃然行到武车前,相距五步方才停住。

  “仆幽州刺使亮,见过淮南郡公!”

  两人都是刺使,正四品上阶,本应地位相当。但桓容有郡公爵,手握幽、豫两州,持节,又是朝廷任命的的征西将军,实际地位已高过杨亮。

  加上此番带兵驰援,击退氐人,对全城上下有活命之恩,杨亮主动放下身段、摆低姿态,实是理所应当。

  桓容没摆架子,也不打算为难他。甭管此人和桓大司马有什么不对付,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拉拢,借机巩固桓氏在西边的势力,而不是进一步结仇。

  “杨使君客气。”桓容弯腰走出车厢,利落的跃下车辕,长袖振动,皮弁上彩宝在烈阳下熠熠生辉。

  双足落地,桓容向杨亮还礼,目光转向站在杨亮身侧官员和豪强,微微颔首,武官俊秀,笑容温和,活脱脱一个儒雅郎君。

  众人不免有一阵恍惚。

  无论怎么想,都无法将这个俊雅郎君同血腥的战场联系到一起。

  见到桓容的态度,杨亮暗中松了一口气,向桓容介绍同行之人,提到领兵袭仇池的儿子时,小心观察桓容的神情,却见桓容双眼微瞪,表情略有些复杂,却不像是震怒。

  不想儿子被问责,杨亮咬咬牙,当下弯腰,希望桓容能网开一面。字里行间的意思,只要能保住儿子,他父子必投向桓氏,唯桓容马首是瞻。

  “杨使君快请起!”

  桓容扶起杨亮,心知自己刚刚走神,给了对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