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出书热
  ;

  没几天,在景文的安排之下,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就开始上市了。而在各大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就摆放了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专门给那些学子来看的。

  “公子,孔颖达孔博士编纂五经正义出来了,你们有没有兴趣买一套回去?孔颖达博士的学问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一定是物超所值。这套书才要五贯钱,一点都不贵!”书店老板说道。

  那些学子纷纷翻开了孔颖达的这本《五经正义》,爱不释手的翻看着。孔颖达可是天下闻名的儒学大家,甚至听说将来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是要以孔颖达的著作为标准答案,大家现在都想要研究一下这个孔颖达的书。

  “孔颖达大师果然不愧是大师,内容精辟,令我茅塞顿开啊!五贯钱,真的不贵,我们买了!”那个学子说道。

  很快,市面上再次掀起了一股抢购孔颖达的《五经正义》的热潮。因为孔颖达的名声非常广大,大家都只是口耳相传,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他的著作。现在能够看到了名人的著作,这些学子纷纷感觉不虚此行。不就是五贯钱吗?对于那些真正喜好学问,目的是通过科举从政的人来说,那个根本不是问题。所以孔颖达的书就再次热销起来了。

  景文数着这些钱,再次赚翻了。这些名人的名头真是够赚钱的,使劲宰人都行,那些读书人就会一个个屁颠屁颠的任由景文在宰,反而还多谢景文把这些书籍弄出来了。

  而虞世南的字帖,和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都是由景文负责出版的。官场上很少能够瞒得住事情,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情况。因为这个可是一个竖立名声的好机会,著书立说的好机会啊!古代圣人讲究的是立德立言立功,这是三不朽。立德,很多人都能够做到,不就是讲道德吗?立功,只要当官了,立功也容易。可最难的就是立言,也就是创立自己的学术理论,著书立说。

  原先出版书籍很难,因为纸张和成本太高了。现在有人降低了纸张成本,并且居然有了一个专门帮助别人出版书籍的商人,这个他们当然要抓住了。之前虞世南还有孔颖达的事迹都在鼓励他们,现在他们当然想要尽快抓住这个机会,甚至倒贴钱都愿意啊!

  “景文先生,现在有很多朝廷的大人都来给我们投稿,让我们出版他们的书籍啊。”朱玉说道。

  景文问:“有哪些大人?”

  “景文先生,最开始的是以欧阳询为主编,令狐德?保?率宕铮?峋兀?院胫牵??实仁?辔淮笕吮嘈吹摹兑瘴睦嗑邸贰u飧隹墒羌?狭饲按??墓适碌暮霞??遣豢啥嗟玫墓灞Π。∑匠m饷婧芏嗳硕贾皇翘?担?墒侨疵挥卸嗌偃思??k?哉獯渭肝淮笕私桓?颐牵?彩窍胍?么蠹铱纯凑獠渴榈摹6?肝淮笕艘蚕胍?黾右幌旅??。 敝煊袼档馈?p>  景文根本没有听说过这部《艺文类聚》,至于那几个编者,景文也只是听说过欧阳询,因为欧阳询是一个书法家。而另外几位,景文压根没有听说过。可是景文既然身为老板,虽然不懂,可是也要装懂啊!

  “嗯哼,既然是几位大人心血之作,我们就帮助几位大人出版了。这个《艺文类聚》是我华夏历史文化遗产,绝对不能够失传了。这是几位大人心血,我们不能够让几位大人心血白费啊!”景文说道。

  景文其实是在装,他根本没有听说过《艺文类聚》这本书,他反而只是想要给大书法家欧阳询一个面子而已。至于别人,只是添头而已。反正到时候用的是别人的才华,赚钱的是自己,有什么好心痛呢?大不了也就是倒贴一些纸张的费用,这个几乎是零成本投资啊!很多读书人都愿意义务的来做编辑,是为了学习到各种学问。而人家也不用自己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