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基地
��门都敞开着,到处都是零乱的脚印和拖痕。没有战斗或者厮杀过的痕迹,场院北面停着两辆军用重型卡车,不知道是否还能用。东面草坪中央有一个带“h”标志的水泥平台,是空的,没有直升机。

  早晨清冷的空气很快被阳光扫净,炎热与沉闷意味着时间正接近正午。和昨天夜里的做法一样,苏浩用空饮料瓶在院子入口前设置了警戒,又走近卡车仔细检查————他运气不错:有一辆车方向盘下面插着钥匙,汽油还剩下半箱。

  搜索未知区域的时候,首先保证有足够安全、迅速的退路。这是未来世界的生存法则之一。

  苏浩在军方电脑里看过研究所的结构图,明白地表建筑的作用只是防御和伪装。真正的核心,位于地下。

  没有战斗痕迹,意味着这里所有的人都及时撤离。他们可能只带走了最重要的文件和数据,却留下了一些过于沉重的武器————四个警戒塔上的12。7毫米口径重机枪都在,旁边的弹药箱也没有打开。苏浩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拆下来,装上卡车。

  小楼顶层装有太阳能电力系统,在高原地区,这种清洁能源的普及率很广。苏浩沿着地面四处搜索,发现了六个独立车库。其中五个已经空了,剩下的一个,里面停有一辆轮式轻型步兵战车。它可能出现了某种故障,炮塔与车身分离,被绞盘高悬在库房顶端。车轮也被卸下,旁边摆着一大堆各种零件,散发出浓烈的机油味。

  尽管有些遗憾,苏浩还是不得不打消修好这辆装甲车的念头————他不是万能的神,对机械修理并不在行。何况,这不是普通概念的民用车辆,而是军方的战斗机械。

  走进小楼内侧,可以看到一条长约百米的走廊。由外及内呈梯形,像一个倒置的喇叭,两边设置有四个混凝土环形工事。不过里面没有人,也没有留下任何武器。

  走廊尽头,是一具大型升降平台。控制器亮着灯,表明太阳能电力系统仍在运转。苏浩推开涂有黄黑色斜纹的围栏,走进平台,扫了一眼代表不同底层的三个数字,用力按下排在最前面的“—1”键。

  地下一层有两个车库和一个修理车间。车库仍然是空的,旁边修理车间地面上散落着履带等零件。从地面的辙印与压痕判断,车库原先存放的车辆可能是重型坦克,或者履带式步兵战车。

  车间旁边有两个小型储油罐,应该是与地面设备连通。油压器显示液面还剩下大约三分之二,只要接通电源,随时可以抽取。

  地下二层是仓库。武器库房基本上已经搬空。苏浩只找到四只“95”式自动步枪、十几枚防步兵手雷、两箱5。8毫米子弹,以及两具pf98式火箭筒,十六发火箭弹。除此之外,还有数百公斤烈性炸药,仓库角落还留有一台四联装高射机枪。也许是因为没有车载部件,自重过大的缘故,部队撤离的时候没有带上它。

  相比之下,常用品库房剩下的东西却很多,存放的物资大多是军用口粮和蓄电池。苏浩撬开几只巨大的木制板条箱,发现里面装满了绷带和医用棉,底层则是各种战场急救药品和抗生素。

  站在升降台上,伸手按下最后一格“—3”键的时候,苏浩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电梯隔绝了视线,但他依然能够闻到从楼下传来的血腥味,发散开的思维意识也探测到几个躺在那里的人体。他们一动不动,显然早已死亡。

  升降机底部传来液压机械独特的声音,苏浩的目光有些严峻。他握紧了手里的枪,当升降机挺稳,封闭闸门朝两边徐徐开启的时候,大步走出。

  这是一条没有弯折的走廊,连通尽头的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