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战略者
盟国的命运,以美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哪怕常规战争无法取胜,他们即将实施的“曼哈顿计划”也会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听了这话,站在一旁的奥古斯特似乎有些不太理解,须臾,他委婉地说道:“呃……长官,请原谅我的无知与好奇,但我始终受到一些逻辑问题的困扰,比如:彻底打败苏联已经毫无悬念,放眼世界,只剩下日本、美国、意大利与我们实力相近,意大利与我们陆上相邻,完全抵挡不住我们陆军的冲击,且又是我们的传统盟友,真正具有竞争关系的便是日本和美国。就军队战力与国家实力而言,日本毫无疑问是处于下风的,若是任由美国取得胜利,最终恐怕会形成欧洲非洲与美洲亚洲两大阵营对抗的格局——到时候我们很难跨洋击败美国,美国也不敢渡海登陆欧洲,这将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对峙。反过来说,若是我们联合日本共同对付美国,或是暗中给予日本大力支援,从而缩小太平洋战争双方的实力差距,让这两个功利和自大的国家相互争斗、相互制约,这对德国的长远发展应该是好事吧”

  “你瞧,卡尔”罗根指着地球仪上的大片蓝色,“德国、美国和日本都隔着浩瀚汪洋,即便把德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算在一块,海军实力对比也是美国大于日本、日本大于德意。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海军实力是诸强中最弱的。若是我们联合日本对抗美国,以日本军政首脑们的狂妄和愚钝,取得胜利的希望仍是微乎其微的,更致命的是,从英国舰队归属争端期间美国所采取的强硬姿态来看,若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受到威胁,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极有可能在太平洋采取战略防守,集中全力夺取对大西洋的制海权,迫使我们率先退出这场竞赛就算我们凭借海军将领的出色指挥而侥幸取胜,残余的海军力量也不足以完成一场跨洋登陆作战,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白白便宜了日本人至于说暗中支援日本人,我们并非不做,而是不能做得过于明显。比如说,我们给他们潜艇技术,但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实物,而不是把整支潜艇编队都卖给他们,美国人抓不到把柄也就无话可说。反过来说,与美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我们才能够趁着这场战争顺利建立并巩固我们在东大西洋的统治,进而将我们的影响力扩张到中大西洋乃至西大西洋——在彻底击败日本之前,美国人只能坐视我们的和平扩张这样一来,我们至少能够争取到五年的和平,从而为我们的大海军计划赢得充足的时间”

  奥古斯特盯着地球仪想了好一会儿,叹道:“长官,您的思维果然是超乎常人只是……我虽然非常赞同您的想法,却无法推测出不同策略下的历史走势您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这样带有技巧性的恭维,罗根这几年已经听了不下一百遍,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小伙子,求知是值得鼓励的,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吧等你拥有足够经验和阅历的时候,自然会对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是,长官我懂了”奥古斯特弯下腰,“是否需要替您将地球仪放回去?”

  罗根摇头道:“不,就放在这里吧看着它,恍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胸怀世界——这种感觉很奇妙,甚至有些让人上瘾”

  “那好,长官我先出去了,随时听从您的差遣”说罢,如进来时一样,奥古斯特轻轻地退了出去。

  罗根的视线又重新回到窗外的建筑物和街道,持续的降雨将整个柏林洗刷一新,但这却不会轻易抹去历史在这座伟大城市留下的印迹。由于眼界和思维的巨大差异,他在目前的德**政界已经找不到一个战略眼光超越自己或是至少形成互补的人物,虽说这有利于自己不断扩大影响力,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独力支撑的疲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故的**者阿道夫希特勒算是半个知己,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比其他人更深入的领会自己勾勒的蓝图,但非常可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