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七十八章 滚一边去
�不多。

  至于袁家搞得报业,算了吧,袁家的报业,除了当年吹来就发地的时候非常给力以外,其他的连长安那边某个不知名登宫闱小说,花边杂志的报纸都不如,这战斗力简直就是废物。

  当然也有很大原因在于袁家的心思就没在这一方面,力量都被放在东欧,还在本土的都是些老一辈,搞得整个袁家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这也是袁术说自己回去一趟,磕头都得磕半天的原因。

  在汝南老家的全都是爷,还是袁术的爷,惹不起,惹不起。

  “怎么说呢,这事……”陈曦有些尴尬,不太好说这件事,给刘备使眼色,刘备眼观鼻,鼻观心根本不搭理陈曦的眼色,毕竟这件事对于皇室的声誉非常不好,所以刘备也不好意思外传。

  哪怕现在基本实锤贾诩已经解决了问题,只是隔壁破了底线,导致贾诩非常狼狈,可甭管怎么说,刘皊有叛国的倾向,身为宗室就是不对,大汉朝四百年,还真没出现过这种事情。

  “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出来让我听听。”袁术乐呵呵的说道。

  陈曦言简意赅的将事情告诉袁术,不带任何的感情,袁术听完直接一巴掌拍到桌面上,客厅响起来一声震响,然后袁术感觉自己理智都崩了,刘皊脑子有病吗?

  “你们就是这么管宗室的?这种还不赶紧杀了?”袁术当着刘备的面直接丢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都说了,这事是个意外。”陈曦很无奈的劝说道,“这问题不在我们这边,贾文和处理的没问题,这事除非是文儒或者我在恒河,否则换其他任何一个文臣,都解决不了。”

  还是那句话,贾诩的处理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竺赫来本人。

  实锤刘皊有叛国的意图,那么作为一个顶级文臣,为了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外加保留国家颜面,第一反应肯定是尽快在对方叛国这件事变成事实之前将之解决。

  所以贾诩搜集好完整的材料之后,将刘皊秘密处死,这是没问题的,但处死之后,无论如何都会入殓,就地埋葬。

  送回长安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么远的距离,派遣护卫不远万里送棺椁回长安难免会暴露,为了国家颜面考虑,就地掩埋反倒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陈曦很能理解贾诩的心态。

  可以说除了怒火上头的那段时间,不管是以刘备,刘虞,刘桐为代表的皇室,还是以陈曦、诸葛亮为代表的顶尖谋臣,其实都认同贾诩的做法,收集好资料,确定对方叛国,秘密处死,就地收敛埋葬。

  这个是绝对正确的,既考虑到了国家的颜面,也考虑到了皇室的台阶,挫骨扬灰这种事情,贾诩真做了,刘备恐怕难免是有些膈应的,毕竟刘皊确实是郡主,处死可以理解,毕竟是叛国,但挫骨扬灰……

  这个真就只有李优能做到。

  所以陈曦很理解贾诩的无奈,贾诩是做了正确的事情,但被抓住了漏洞,可贾诩做不到李优那个程度,也没办法像陈曦一样将刘皊当个小孩子,送回长安进行看管。

  这就是一个死棋,贾诩对此也表示自己输得不冤。

  “早知道这样,我当年就应该追上去帮伯符收尾。”袁术气的够呛,虽说当初袁术觉得孙策做的还行,报父仇,不牵连他人,没问题。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玄德公得亲自过去。”陈曦倒了杯茶水,心态平和的说道。

  “是吗,他过去,你为什么要过去?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