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死亡或者同化?老子不玩行不
�系的极品玩家本事,比如官场什么的,都是从满清继承下来的。

  赵阔认为自己和那些农民出身的太平天国王爷们搞勾心斗角还是省了吧,没有必胜的把握,农民怎么了?农民玩这套一样是出类拔萃的,那些倒台的官员哪个不痛哭流涕的说自己是苦出身,苦出身还能混这么好?各个阶层都有天才,不要小看苦出身的本事,玩起人来更他妈的狠!

  赵阔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是个实用主义者,所以赵阔的计划是先当小卒子,然后生存下来,最好的结果是借着太平天国信奉什么狗屁基督教的借口,逃到西洋列强那里去,最好是移民美国。

  什么卖国那是赵阔不考虑,他异常心安理得,老子卖也是卖的满清,这个鞑虏政权注定完蛋,我这种小人物,再卖能卖的过慈禧和李鸿章那种权贵?

  次好的结果是投降清朝,当个什么满清官员啥的,不过这个之所以是次好,是因为这条路风险太大,在赵阔眼里,满清和太平天国都是野蛮人,乌鸦别嫌猪黑,满清有名的背信弃义,杀降那是人家的家常便饭:

  石达开投降要满清放了手下的将士,结果先同意然后屠杀一空;

  “苏州杀降”,1863年10月,常胜军和淮军开始围攻苏州。常胜军火炮犀利,苏州外围石垒、长城相继被破,太平军守将郜云官等人失去抵抗意志,通过淮军营官郑国魁联系,和程学启、戈登在洋澄湖密会。郜云官同程学启定下降约,戈登居间做保,因为双方都认为戈登最讲信用。11月29日,苏州守军投降。四天以后,郜云官等降将被杀,这就是“苏州杀降”事件,气得戈登提着手枪要和李鸿章决斗。

  但是也有投降成功的幸运儿比如上面“杀降”的程学启,和后世鼎鼎大名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后者在太平天国里混了七八年,然后最后混到这么牛叉的肥差,要不是北洋水师太操蛋,被日本人抄了,估计这个小太平军弄不好会成为满清的股肱大臣。

  所以投降满清的生存几率是五五开,但是要搞点情报再叛变“革命”更保险,赵阔暗暗的点头,随后又恼羞成怒的摇头:怎么混上去,还不得打仗啊?和这群野蛮人拼刀?我靠他大爷!老子什么时候要冲到最前面过了?

  而且现在加入太平天国还有一个天大好处:太平军的敌人满清八旗、绿营不堪一击,赵阔亲眼看着三个全副武装的清兵,宁可淹死,也不敢和拿着石头的他交锋。

  当然遇到曾国藩的湘军成军后,可能有点悬了。

  但是在这精通历史的黑道老大眼里:绿营、太平军、湘军根本就是一路货!

  不过是他领着小弟和另一帮派群殴的放大版,先放火器鸟枪火炮,然后一群人上去拼刀子。

  唯一的区别就是太平军因为有信仰——变异的基督教,组织度比只会祸害百姓的清兵高得多,而湘军的信仰就是宗族和儒家,历史上,湘军都是统领招募自己的亲戚、邻居、同乡什么的,根本就是个靠个人裙带关系维持的军队。

  以致于某个湘军统领外放某大臣后,朝廷派下的钦差根本管不了军队,后来找到这人的弟弟,一个农夫,全军立刻下跪效忠!因此湘军不能撤换将领,如果撤换,他手下的军团也要立刻被遣散!

  湘军除了组织度和太平军差不多外,还吸收西洋武器,但只是吸收武器,其他什么军事组织根本不屑一顾。曾国藩和李鸿章都请外国教官训练士兵使用火器,但仅仅是士兵,人家军官根本对洋人不屑一顾。

  这是什么玩意?

  赵阔哀叹一声,这年头,满清最应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