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重返关内
  此时大家也都纷纷下马,各自调整了一阵子后,接过滚烫的饼子,吹了吹便大口咬下。

  “嚼了三个月的硬馍馍,总算是有热饼子啦!”一个长相粗豪的人大口咬着煎饼,烫得舌头不停跳动却兴奋不已。

  也有人打开羊皮水袋喝着冰凉的水。

  大家虽无人搭话,但望向不远处京城的城楼,大都露出了感叹和怀念的表情。

  在外风餐露宿将近一年的时间,吃了许许多多的苦,眼看终于回到了京城,说不激动是自欺欺人。

  这只马队正是一年前从北京出发,前往蒙古和天山以北的北疆实地考察边疆的陆军考察团,团长、也是马队中为首高大的男子正是刘继业。

  刘继业脸上已经长出了浓密的胡子,脸上长期被寒风吹打已变得又红又粗糙。虽久经风雨,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结合沧桑的面孔和千锤百炼后健壮的身材,更添几分英武之气。

  “一路上你们跑前跑后幸苦了!等会儿进城之后,阿德,你们护卫就可以先找旅馆住下,安心休息,等我们从陆军部报告完毕后再做商量。”

  被刘继业称作阿德的男子正是其族亲、心腹卫士,从江宁一直忠心护卫的刘德。他此刻仿佛老了几岁,明明才刚到二十岁,从长相看却似乎已经有二十五六的年纪了,正笑着点头答应。

  这次旅程刘德进步神速,学习能力非常强,交代下去的事情办得让刘继业非常称心,对其更加高看几分。满意之余更让其负责所有的安保工作,包括指挥由蒙古王公方面借来的几个蒙古族卫士。

  与刘德说着话,刘继业淡淡地微笑着,整个人已愈发的沉稳。以前的时候,性格和善的刘继业时常会露出阳光的笑容,此刻已消失不见,更多的是一种淡定和平静,就算是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笑起来也很少露齿。

  原本计划十个月的考察期最后比预计还多花费了两个月;刘继业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蒙古草原以及北疆,对当地的地理、风情、部落情况以及沙俄的渗透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依此制作出了长达一百二十页的关于加强北方边防的报告。

  一边牵着马,一边吃着饼子,马队缓慢靠近城门。

  在城楼下的门洞处向巡防营士兵出具了陆军部的身份文件后,很顺利地再次进入阔别一年的北京城。

  考察团中自有北京土著在,他熟练地带着大家找到一家靠近陆军部的旅馆,先将行李和包裹由护卫们看管存放,然后便领着大家前往陆军部报道。

  相处了一年的时间,期间同甘共苦、一起共同分享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历,考察团成员们已结成了非常紧密的战友之情。在去往陆军部的路上,北京土著、陆军部的正军校级参谋、前图绘科科长萧其锋非常熟络地给大家介绍北京玩耍的地方。

  “虽然这八大胡同闻名内外,但那地儿也是有名的销金窟!没个几十块银元,甭想找能看的姐儿!”

  俗话说光棍久了,母猪也变西施。在荒芜人烟的边疆待了整整一年,除了母马就没有别的雌性动物,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自然是憋得久矣。听到萧其锋谈及人人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竖耳聆听。

  “跟你们说吧,真正价廉物美,那还得是半掩门子!尤其是那嫁人没多久就死了男人的,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却守活寡,那憋起来可那啥饥渴难耐了!只要脸皮厚点,再找通了门道儿,保证服侍的温柔乡一样的!”

  听了萧其锋的话,大家心里都痒痒的,,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