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布局野心
��兵权,在第九镇也有着人脉关系,可以算作地头蛇。此外,其与立宪派和革命党都有关系,方便在袁世凯需要的时候,充当需要的中间人。

  虽然对近代的历史只有肤浅的了解,但刘继业依稀记得民国成立时,临时大总统是同盟会的孙文,后来却让给北洋的袁世凯……中间还有清廷退位什么的……

  说不准现在袁世凯就已经开始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布局,并有可能打算借助自己的身份来为将来与革命党的合作提供渠道……

  那么自己……能从与袁世凯合作的局面中谋取怎样的利益呢?

  走在楼梯上的刘继业握紧了拳头,他已基本确信自己知道了袁世凯的谋划,对未来一片期待!

  #####################################

  袁世凯望着眼前认真聆听自己的杨度,心情出奇的好。

  原本还需要多方面考核一下对方的能力和心性,不过今天的一番谈话让袁世凯对刘继业很满意、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理智的刘继业都是最佳人选。

  深知清廷高层德性的袁世凯,又经历了御前会议的风波,对那些满清亲贵已无多少幻想。他本就对革命派没有多少反感;只要能为他服务、符合其利益,奉行实用主义的他并不在意那些理论和主义的东西。必要的时候,与之合作,玩一把养寇自重的把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前提是能为己所用。

  对于自己的御下手段,袁世凯一项很有自信;整个北洋上下被他整治的服服帖帖的便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谈话的时候被对方的言语戳中心事,袁世凯并不怎么在意一时的失态。

  “文鹿才干已显,若松坡真如皙子你所言十倍胜之,那可是我大清之国士了啊!”

  杨度虽然也对刘继业感到些许佩服,不过自认为和自己的老同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刻听到袁世凯提及蔡锷,自然要开口附和道:“大人所言不差,松坡之才度实乃绝见,足以当得起国士之称了。”

  虽然杨度进京是为了梁启超与自己的立宪理想,但是再次与袁世凯接触后,很快便被其风采、手段、老练的政治家思想所折服。

  在结交梁启超之前,杨度曾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师生关系非常亲密,杨度也受王凯运的影响醉心于王氏帝王之术,幻想将一身本事货与帝王家。在遇到袁世凯之后,杨度的旧学识得到萌发,已隐隐将袁世凯视作他要找的非常之人,自己则是辅佐他的‘帝师’。

  袁世凯也对杨度非常欣赏,两人一拍即合,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杨度也开始尽心尽力的帮助袁世凯、甚至就在袁府内住了一个多月。

  对杨度的转变,此刻远在日本的梁启超还并不知情。

  西元1906年11月30日

  北风呼啸、白雪茫茫。

  清晨的北京城街道上厚厚积雪,纯白着铺满了全部视线。

  骑在蒙古马上的十余人戴着皮帽子,厚厚的披风裹在羊毛皮袄之外,脖子上的围巾遮住了嘴巴只露出一双眼睛,每个人都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以备严寒。

  从城中出发,马队不久就来到了安定门前。

  领头的高个男子向守城的兵士递上文件,对方本来怀疑如此寒冷的天气怎么会有马队要出城,一看文件上是陆军部的军官处理军务,急忙立正敬礼,按照文件上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