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见杨度
��不舒服,马车内的刘继业被剧烈晃动的车子摔得一阵晕乎。
就这么晃晃荡荡的行驶了莫约半个小时左右,马车终于停在一座气派的大院前。
刘继业稳定住情绪,下了马车仔细整理了一番衣冠,上前两步看到眼前巨大的红色大门密密麻麻布置着铜钉,屋宇下的红灯笼写着大大的‘袁’字。
‘吱呀’一声,大门旁的侧门开了个口子,一名头戴瓜皮帽,身穿锦衣,管家模样的人跨过门槛走出来,向刘继业招手道:“可是刘正参领?请随小人入内。”
知道此时不是多话的时间,刘继业毫不停留地随管家进了袁府,顾不得欣赏美景,紧跟着步伐随即来到一处小客厅。客厅内放置着许多椅子和茶几,茶几上摆放了不少果子和小吃。
管家将刘继业引进客厅,客气地说道:“请刘正参领在此稍候,老爷正在处理公务,等下便会见您。”
刘继业点头表示理解,管家便悄然退下。
很快有下人上来送上茶水,刘继业坐在椅子上一边吹着滚烫的热茶,一边思考着。
袁世凯会不会就这么把自己撂几个小时,美其名为磨练耐心?
咀嚼着葡萄,将核吐在小碟子里,刘继业认为袁世凯应该没有如此恶趣味。
虽然事先已经预料到袁世凯的身影,但此刻身处袁府之中,缺乏足够信息情报的刘继业却无法判断对方的意图、也就无法提前做出充分的准备。
新军标统虽然已经半只脚在高级军官的门槛前,但对于权倾朝野、北洋大臣袁世凯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若是北洋军系统里的标统不排除袁世凯有认识的可能,但是驻扎在江宁的第九镇……
袁世凯会从哪里听说过自己的名字呢?
远处传来的一阵脚步声让刘继业从自己的思考中脱离出来,下意识地看向门口,却见一个剃着短发、身着西装,秀气俊俏的中年人步伐稳健地走了过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皙子!?”
来人正是曾在东京与刘继业接触过的少年,前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梁启超的学生兼好友,杨度杨皙子!
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见到他!刘继业惊讶之余,脑海中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忽然明白了什么。
杨度与谁最为交好?梁启超!梁启超是当前中国立宪派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梁氏犀利的文笔、独到的风格和充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他曾是戊戌变法的维新元老让他在中国青年中有着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梁氏在东京与革命派进行长期的笔战,也为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提供了大量稀缺的理论依据。
而袁世凯,则是清廷最突出的立宪鼓吹者;上个月清廷才通过的预备立宪宣言,便是袁世凯的努力结果……
一个理论家、一个实践家,一起为了君主立宪而合作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如果袁世凯已经与梁启超合作了,那么刘继业这个当初在日本与梁启超本人有过许多接触、更与其弟子蔡锷和蒋方震交好的人自然有可能被袁世凯所知晓。
几乎是瞬间,刘继业便已想明白了这些……直觉地,他确信袁世凯召见自己的原因,必然与立宪和革命有着直接关系。
杨度并不了解刘继业脑袋中转过了怎样的念头,已将事实的一部分猜了出来。他看着刘继业惊讶地从椅子上站起,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走入客厅,很新
就这么晃晃荡荡的行驶了莫约半个小时左右,马车终于停在一座气派的大院前。
刘继业稳定住情绪,下了马车仔细整理了一番衣冠,上前两步看到眼前巨大的红色大门密密麻麻布置着铜钉,屋宇下的红灯笼写着大大的‘袁’字。
‘吱呀’一声,大门旁的侧门开了个口子,一名头戴瓜皮帽,身穿锦衣,管家模样的人跨过门槛走出来,向刘继业招手道:“可是刘正参领?请随小人入内。”
知道此时不是多话的时间,刘继业毫不停留地随管家进了袁府,顾不得欣赏美景,紧跟着步伐随即来到一处小客厅。客厅内放置着许多椅子和茶几,茶几上摆放了不少果子和小吃。
管家将刘继业引进客厅,客气地说道:“请刘正参领在此稍候,老爷正在处理公务,等下便会见您。”
刘继业点头表示理解,管家便悄然退下。
很快有下人上来送上茶水,刘继业坐在椅子上一边吹着滚烫的热茶,一边思考着。
袁世凯会不会就这么把自己撂几个小时,美其名为磨练耐心?
咀嚼着葡萄,将核吐在小碟子里,刘继业认为袁世凯应该没有如此恶趣味。
虽然事先已经预料到袁世凯的身影,但此刻身处袁府之中,缺乏足够信息情报的刘继业却无法判断对方的意图、也就无法提前做出充分的准备。
新军标统虽然已经半只脚在高级军官的门槛前,但对于权倾朝野、北洋大臣袁世凯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若是北洋军系统里的标统不排除袁世凯有认识的可能,但是驻扎在江宁的第九镇……
袁世凯会从哪里听说过自己的名字呢?
远处传来的一阵脚步声让刘继业从自己的思考中脱离出来,下意识地看向门口,却见一个剃着短发、身着西装,秀气俊俏的中年人步伐稳健地走了过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皙子!?”
来人正是曾在东京与刘继业接触过的少年,前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梁启超的学生兼好友,杨度杨皙子!
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见到他!刘继业惊讶之余,脑海中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忽然明白了什么。
杨度与谁最为交好?梁启超!梁启超是当前中国立宪派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梁氏犀利的文笔、独到的风格和充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他曾是戊戌变法的维新元老让他在中国青年中有着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梁氏在东京与革命派进行长期的笔战,也为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提供了大量稀缺的理论依据。
而袁世凯,则是清廷最突出的立宪鼓吹者;上个月清廷才通过的预备立宪宣言,便是袁世凯的努力结果……
一个理论家、一个实践家,一起为了君主立宪而合作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如果袁世凯已经与梁启超合作了,那么刘继业这个当初在日本与梁启超本人有过许多接触、更与其弟子蔡锷和蒋方震交好的人自然有可能被袁世凯所知晓。
几乎是瞬间,刘继业便已想明白了这些……直觉地,他确信袁世凯召见自己的原因,必然与立宪和革命有着直接关系。
杨度并不了解刘继业脑袋中转过了怎样的念头,已将事实的一部分猜了出来。他看着刘继业惊讶地从椅子上站起,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走入客厅,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