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茶楼会友
该谨慎一些继续潜伏为妙。虽然统制徐绍桢思想新派,但是两江总督端方作为满人,却对我革命党深恶痛绝啊!”

  “文鹿你有你的办法、我有我的。”赵声这句话说完,想到对方毕竟也是关心自己,又是好兄弟,语气软了软道:“就算暴露了,杀我一人又何妨?只要能将革命之火传播下去、让更多人觉醒,加入到吾等之行列中……牺牲一人之躯而换十人觉醒,这样的代价太值了!”

  理想主义的赵声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刘继业不同,刘继业虽有心再劝自己的大哥,但是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最后还是只能叹口气。

  为了气氛不至于冷场,刘继业只有转移话题。

  “最近右立在上海混得有声有色啊。”刘继业将桌角处的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推向赵声,封面‘苏报’二大字清晰可见,而其中放在首页的文章署名者正是应该呆在监狱中的王东,不知怎样在狱中写了文章,拿出去刊登了。

  “此篇文章继续了腊肠书……不,革命军之风。虽然逻辑欠缺,但胜在感情丰富,极善于引发热血青年之共鸣。”

  赵声颇有兴趣的接过报纸,仔细阅读着,发觉自家小兄弟的文笔越发熟练了。他一边看着,刘继业在旁出声道:“从制度分析日俄战争之果,日本因民主立宪之体及民族统一而战胜沙俄之*独裁和分散民族,由此足证民主远胜*、民族国家远胜分散民族之国。由此延伸至中国若想重立世界民族之林,则必须排除*、分散之满清,建立统一民族之民主国。右立的这一观点还是颇为新颖的。”

  “现今右立在上海进步文学界的声望大涨,已是能与蔡元培、章炳麟相提并论之人了……听说连鉴湖女侠与陈天华也写信赞扬其斗志。”

  反复两次读完这篇文章,放下报纸,赵声心情一时大好。不光是因为看到一篇颇为精彩的革命雄文,也是为王东所获得的成就感到欣喜。他一边轻敲桌面,一边道:“确是好文,不过此类报纸与文章最好别在军营内发布,免得引起清廷猜忌。”

  刘继业点头道:“伯先兄放心,小弟自然会注意。这份报纸也是小弟托入沪公务的族人带回,只在家中存放绝不会带入军营之中。”

  “如此甚好。”赵声向后靠了靠,窗外吹来的一阵寒风让他打了个寒颤。

  前一阵子江宁的天气还算暖和,早些时候所下的一点积雪也都已融化,但是就在两天前气温骤降,虽然还未下雪但是地上、墙脚都已结满冰霜。

  “不过话说回来,小弟受右立启发,也是准备写点东西出来。当然,不会如右立般露骨宣扬革命,此书内容也仅是就日俄战争之经验乃至当今世界局势变迁表示看法。届时还望能给伯先兄斧正。”

  赵声来了些兴趣,笑道:“倒是一直没有听文鹿你提及满洲之经历,你倒是说说此书核心论点为何?”

  刘继业轻咳一声,将座椅往桌子拉近了一些,正声道:“大事必有所以致之者多也。日俄战争之结果、日本之胜、沙俄之败,不可简单归咎于民主*之分、或者民族与非民族之别。诚然,日本为一单一民族国家,与动辄数十民族之俄军相比自然有一定优势。然若仅以此便推断出俄军之败因,则未免一斑窥豹了。俄国在满洲之最终失败,乃多因造成。同理,日本之胜利,亦是多因结果。”

  赵声听后认同地点头,赞道:“文鹿乃老成之言也。”

  刘继业继续道:“且先从日本之胜因说起;首先其拥有先发制人之势,利用沙俄之大意从开战伊始便博得先机、其次日本数百年尚武精神加上甲午之胜极大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