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绝境求生
��力大为下降,许多部落趁势脱离达来台吉的控制,而敖汉、奈曼也渐渐开始对喀喇沁部有离心之意。
只是随之而来唐军的扫荡让离心的蒙古各部渐渐又聚到达来台吉的帐下,敢于返回蒙古大草原的各部无一不被唐军剿灭,唐军还数次出动大军来到了捕鱼儿海,开始对附近的蒙古人扫荡。
唐军每次扫荡出动的都是三个军以上,分成多路包抄,纵使聚起所有的蒙古人也不是唐军一个军的对手,蒙古人只得在唐军的追击下拼命逃窜,好在唐军的补给不易,一旦越过捕鱼儿海就不得不返回,这才让蒙古各部有了喘息之机。
唐军每次都抓不到蒙古人的主力,只有剿灭一些消息不便的小部落,得到的牛羊连给大军打牙祭都不够,不过,唐军看似劳民伤财的举动对蒙古人带来的麻烦远不止损失掉一些牲畜那么简单,每年为了躲藏唐军扫荡而进行的搬迁,让蒙古人的婴儿大量死亡,牲畜不得繁殖,使得蒙古人丁数人之后不但没有增加,还而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不怕搬迁,但并不是受得了在搬迁时被敌人追击,夏秋两季捕鱼儿海附近正是水草繁茂的地方,蒙古人在这片丰美的草场却是心惊胆战,谁也不知唐军何时就会出动,唯有进入冬季才会安心。
只是今年这个冬季也不安全,开拓团的小股兵力摆脱了补给的麻烦,完全是以战养战,只要不是大雪封路,完全可以作战,这才打了蒙古各部一下措手不及,尤其是达来台吉误判了形势,在猛虎团第一波打击之后没有及时迁移,反而聚起各部的战士想给猛虎团一个教训。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蒙古各部地全力支持。毕竟现在是冬天,越往北越寒冷,往年唐军的大军出动迫不得已才会迁到北方。但在冬天还是要回来,现在没有理由为了一股小部队就落荒而逃。
一场大战下来,聚起来的蒙古战士损失了五千人。达来台吉就知道自己又错了。而且错得厉害口他们面对地不是一支小股部队,而是七八支,或者更多,蒙古人好不容易筹牢来的元气大伤,只得在冬季再进行迁移。
蒙古人在冬季被迫向北再迁移,所有的蒙右部落加起来还有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人如果聚在一个地方等于是找死,联成一个整体地蒙古人只好再次脱离,分别北迁。
喀喇沁部得以优先选择,沿着安加拉河行进。在雪地里行走,一旦迷失方向不能及时找到宿营地,携带地干草消耗完了,就是有再多地牲畜也无用,有安加拉河指明方向,无疑是最可靠不过。
更重要的是安加拉河下游大拐弯处就有纵模上千里的草场,虽然现在草场已经枯死,没有什么营养,仅可以保持牛马等牲畜不被饿死,但这已经够了,只要苦挨到明年开春,水草自然会长起来,牛羊又可以在草原上欢叫。
达来台吉已年过五旬,这些年又一直不顺,一股气郁结在心,行进不到一半的路程就已病倒,拖了数天,病情越发严重,他自知活不多长时间,这天在宿营之后,将自己的弟弟万丹伟征和儿子木巴尔叫到自己床前,吩咐道:“我不行了,我死之后,万丹将继任我的位子,木巴尔,你地性格太冲动,不适合作统领,以后必须好好听从万丹的命令,不可抗拒。”
万丹伟征心中黯然,他自认无兄长之才,推迟道:“兄长,木巴尔已长大了,我愿意辅助木巴尔为台吉,决无自立之心。”
木巴尔见父亲病重,心中本来也是悲伤,听到父亲竟然要将首领之位传给叔叔时,不由怒火中烧,蒙古人本来有由兄及弟的传统,只是入主中原百年后早已改变了习惯,除非是首领的嫡子太小,否则没有传给兄弟地道理,木巴尔已三十多岁,他最大的儿�
只是随之而来唐军的扫荡让离心的蒙古各部渐渐又聚到达来台吉的帐下,敢于返回蒙古大草原的各部无一不被唐军剿灭,唐军还数次出动大军来到了捕鱼儿海,开始对附近的蒙古人扫荡。
唐军每次扫荡出动的都是三个军以上,分成多路包抄,纵使聚起所有的蒙古人也不是唐军一个军的对手,蒙古人只得在唐军的追击下拼命逃窜,好在唐军的补给不易,一旦越过捕鱼儿海就不得不返回,这才让蒙古各部有了喘息之机。
唐军每次都抓不到蒙古人的主力,只有剿灭一些消息不便的小部落,得到的牛羊连给大军打牙祭都不够,不过,唐军看似劳民伤财的举动对蒙古人带来的麻烦远不止损失掉一些牲畜那么简单,每年为了躲藏唐军扫荡而进行的搬迁,让蒙古人的婴儿大量死亡,牲畜不得繁殖,使得蒙古人丁数人之后不但没有增加,还而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不怕搬迁,但并不是受得了在搬迁时被敌人追击,夏秋两季捕鱼儿海附近正是水草繁茂的地方,蒙古人在这片丰美的草场却是心惊胆战,谁也不知唐军何时就会出动,唯有进入冬季才会安心。
只是今年这个冬季也不安全,开拓团的小股兵力摆脱了补给的麻烦,完全是以战养战,只要不是大雪封路,完全可以作战,这才打了蒙古各部一下措手不及,尤其是达来台吉误判了形势,在猛虎团第一波打击之后没有及时迁移,反而聚起各部的战士想给猛虎团一个教训。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蒙古各部地全力支持。毕竟现在是冬天,越往北越寒冷,往年唐军的大军出动迫不得已才会迁到北方。但在冬天还是要回来,现在没有理由为了一股小部队就落荒而逃。
一场大战下来,聚起来的蒙古战士损失了五千人。达来台吉就知道自己又错了。而且错得厉害口他们面对地不是一支小股部队,而是七八支,或者更多,蒙古人好不容易筹牢来的元气大伤,只得在冬季再进行迁移。
蒙古人在冬季被迫向北再迁移,所有的蒙右部落加起来还有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人如果聚在一个地方等于是找死,联成一个整体地蒙古人只好再次脱离,分别北迁。
喀喇沁部得以优先选择,沿着安加拉河行进。在雪地里行走,一旦迷失方向不能及时找到宿营地,携带地干草消耗完了,就是有再多地牲畜也无用,有安加拉河指明方向,无疑是最可靠不过。
更重要的是安加拉河下游大拐弯处就有纵模上千里的草场,虽然现在草场已经枯死,没有什么营养,仅可以保持牛马等牲畜不被饿死,但这已经够了,只要苦挨到明年开春,水草自然会长起来,牛羊又可以在草原上欢叫。
达来台吉已年过五旬,这些年又一直不顺,一股气郁结在心,行进不到一半的路程就已病倒,拖了数天,病情越发严重,他自知活不多长时间,这天在宿营之后,将自己的弟弟万丹伟征和儿子木巴尔叫到自己床前,吩咐道:“我不行了,我死之后,万丹将继任我的位子,木巴尔,你地性格太冲动,不适合作统领,以后必须好好听从万丹的命令,不可抗拒。”
万丹伟征心中黯然,他自认无兄长之才,推迟道:“兄长,木巴尔已长大了,我愿意辅助木巴尔为台吉,决无自立之心。”
木巴尔见父亲病重,心中本来也是悲伤,听到父亲竟然要将首领之位传给叔叔时,不由怒火中烧,蒙古人本来有由兄及弟的传统,只是入主中原百年后早已改变了习惯,除非是首领的嫡子太小,否则没有传给兄弟地道理,木巴尔已三十多岁,他最大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