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新的一年
  李鸿基等人从城隍庙中出来后,张文熙虽然有心再跟着,却苦无借口,他本想从随从中打听出李鸿基的来路,无奈侍卫的口风谨紧,只得怏怏分别,等到第二年,他中了头名状元,张文熙才知道自己去年是多么幸运,竟然和皇帝同游了半日。

  李鸿基从城隍庙出来时,国丈那边围着的人群还没有散去,一个小红包,再多也不过百十文钱,除了少部分真正贫若之人,西安哪户人家也不差那点钱,人心贪婪,自古如是,不过,若是田广知道他的管家差点与皇帝发生冲突,不知还有没有心情再给别人发红包。

  城隍庙游不成,此时天色还早,廖太冲请示道:“皇上,咱们接下来去哪里?”

  李鸿基看着那边争先恐后的人群,心情大坏,回道:“算了,回宫吧。”

  在回宫中时,李鸿基却是从朱雀街经过,相比去其他地方的热闹,朱雀街却显得雅静了许多,有人行走也是目不斜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象李鸿基一群人大摇大摆的走在朱雀街上是绝无仅有。

  朱雀街上清一色全是本朝新贵的府第,官职最小的也是五品,连长安府知州都没有资格入住,放眼望去,全是一色的高墙,门前雕着高大的石狮子,门口的守卫都是精神抖擞,杀气腾腾,普通人如非必要,根本不会走在这条街上。

  一路走过来。周府、洪府、高府、许府好些都是当朝二三品大员地府第,在这些高门大院中,中间有一大院还是最为突出。单是一面围墙的长度就在数百米,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比常人还要高上一头,门口站着八个精壮地护卫。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两个大字“宋府。”

  这就是大唐门下省侍中宋献策的府第。从大街上就可以看到里面层层叠叠地楼阁。里面最高地一幢楼高达八层。据说设计时是九层,九为数之最,因为怕犯忌讳,才改成了八层。

  见到皇帝打量着宋献策地府第,杜郧连忙道:“老爷,要不要进去看看?”

  宋府外的警卫看到李鸿基一行人已觉得不对劲了。从来没有人在府外指指点点,只是看着皇帝一行象是来头不小的样子才没有驱赶,却警惕得看着皇帝一行人。

  李鸿基看宋献策府中的警卫已注意过来,摇了摇头。道:“算了,直接回宫吧。”

  等李鸿基回到宫中时,李娃已调来了两营近卫军,开始帮着宫中打扫,擦洗,有了近卫军的帮忙,无论是宫女还是侍卫都轻松了一大半,速度大大加快,到了晚上,整个宫中已是布置一新。

  接下来几日都是无事,朝堂上各个官员也都是虚应故事,每个人都等着回家过年,整个长安都是一团喜气。

  大年三十的晚上,天刚刚黑下来,长安城地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行人车马的动静,北风嗖嗖的在外面肆意闯荡,经过了白天的喧哗,百姓们多数留在温暧地房中和家人举杯共饮。

  大唐皇宫中,却是另一番情景,华灯万盏,红色的灯笼将整个皇宫照的一片火红,皇宫前的大广场上也点上了一排排灯笼,广场的四周站满了的近卫军士兵,中间却是黑压压的普通百姓,数万人群的聚集,使这冬夜仿佛也变得暖洋洋起来。

  宫中将从今晚开始燃放烟花,从今夜开始,宫中每天都要在前面的大广场放上一个时辰的烟花,以庆祝新年的到来。直到上元夜才会结束。

  烟花燃放的地点分两处,皇宫内外的广场上同时燃放,宫外允许普通百姓一起观看,以示皇帝以民同乐之意,这个习俗在唐朝就开始盛行,不过,最热闹那天是属上元夜,到时整个长安街头都会挂满灯笼,百姓都涌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