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的需求
/>
其他人更是听得云里雾里,李鸿基当然不奢望他们一次就能听懂,只是他们能够不反对就行了:“所以各位爱卿完全不用担心什么此物一出,天下大乱。有了此物天下只能越来越稳定。”
高立功却根本没有宋献策那么多的顾忌,整个北方可耕之地不下亿亩,缺少的就是人,如果靠人去开垦,数百年也开垦不出来,有了机器,北方只要百万人,耕种的田地就能超过全国,对皇帝的话大为赞同:“万岁所说在理,北方可是极需人口。”他又补充一句,“当然机器更需要。”
高立功的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一扫大家刚才的忧虑,而高杰、李万成等人更是想到了其他方面,有了粮食,有了充足的人口,当然可以大量征兵,到时嫌地方小,打出去就是,反正天下除了中原,还有那么多的地方。
李鸿基等大家笑完,才道:“当然,侍中大人和宋院长所说也不无道理,此物没出来之前该保密还是要保密,今天所说之事,大家不可胡乱泄密,以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
众人都是一凛:“臣等遵旨。”
参观完宋应星那里,皇帝又带着一行人到其他各个研究所参观,勉励了众人一番,在上午就结束了对商洛的参观,到了下午三时左右,皇帝和一众大臣就要乘火车返回西安。
李鸿基在离开商洛之前,下达了对商洛研究人员的封赏,孙元化作为商洛科学院的院长,唐军中的每一样研究几乎都付出了他的心力,这次又研发出了火车,功不可没,皇帝下令封为宜君侯,封地四万五千顷,年俸九千银元。和马维兴并列,仅在周凤梧之下。
若是没有参观完商洛。没有乘坐过火车,皇帝直接对孙元化如此封赏,肯定会有许多人不服。此时众人听到孙元化封侯,更多地只是流露出羡慕之色。却无一人反对。
孙元化一直呆在实验室里,他还让王夫之安排人员对非实验室的人员一律挡驾。传旨的侍卫都差点进不去。好在王夫之安排地人员不敢真得阻挡钦差。
圣旨才发到孙元化手中,孙元化接到皇帝的封赏显得颇为扭捏,推迟了几下才接受下来。
孙元化之后就是宋应星,宋应星封为延川侯,封地四万顷,年俸九千银元。方以智被封为韩城伯,封地三万顷,年俸八千银元,孙幼蘩封为诚意伯。封地三万顷,年俸八千银元。
以下商洛科学院中还有封赏为子爵、男爵的共有十余人,孙和鼎和孙和京两人也分别封了爵位,一下子孙家成为大唐爵位最多之人,如果连袁宗第也算上,共有一侯、二伯、三男爵。
方以智才知道皇帝对他所说地让他风风光光回家是何意,原来竟然是封他为伯爵,要是大明还在,他用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够封为伯爵,能衣锦还乡是每个人地平生所愿,刹那间,方以智对皇帝地关心也有几分感动。
封赏完毕,李鸿基就带着一行人上了火车,众人是第二次坐火车,没有了第一次的兴奋和好奇,上了火车就坐了下来,彼此谈笑着这两日在商洛的见闻,火车在天黑前刚好平稳的回到了西安。
第二天,皇帝就打发周凤梧、顾君恩、洪承畴等没有跟随皇帝一起到商洛的重臣乘火车到商洛考察。等周凤梧他们回来后,李鸿基将周凤梧、顾君恩、宋献策三人召集起来,含笑的问着他们三人:“诸位爱卿都到商洛看过,不过各位有何感想。”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周凤梧首先发言道:“回皇上,臣等大开眼界,许多事物都是闻所未闻。不过……”
李鸿基见周凤梧吞吞吐吐,奇道:“不过什么?有�
高立功却根本没有宋献策那么多的顾忌,整个北方可耕之地不下亿亩,缺少的就是人,如果靠人去开垦,数百年也开垦不出来,有了机器,北方只要百万人,耕种的田地就能超过全国,对皇帝的话大为赞同:“万岁所说在理,北方可是极需人口。”他又补充一句,“当然机器更需要。”
高立功的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一扫大家刚才的忧虑,而高杰、李万成等人更是想到了其他方面,有了粮食,有了充足的人口,当然可以大量征兵,到时嫌地方小,打出去就是,反正天下除了中原,还有那么多的地方。
李鸿基等大家笑完,才道:“当然,侍中大人和宋院长所说也不无道理,此物没出来之前该保密还是要保密,今天所说之事,大家不可胡乱泄密,以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
众人都是一凛:“臣等遵旨。”
参观完宋应星那里,皇帝又带着一行人到其他各个研究所参观,勉励了众人一番,在上午就结束了对商洛的参观,到了下午三时左右,皇帝和一众大臣就要乘火车返回西安。
李鸿基在离开商洛之前,下达了对商洛研究人员的封赏,孙元化作为商洛科学院的院长,唐军中的每一样研究几乎都付出了他的心力,这次又研发出了火车,功不可没,皇帝下令封为宜君侯,封地四万五千顷,年俸九千银元。和马维兴并列,仅在周凤梧之下。
若是没有参观完商洛。没有乘坐过火车,皇帝直接对孙元化如此封赏,肯定会有许多人不服。此时众人听到孙元化封侯,更多地只是流露出羡慕之色。却无一人反对。
孙元化一直呆在实验室里,他还让王夫之安排人员对非实验室的人员一律挡驾。传旨的侍卫都差点进不去。好在王夫之安排地人员不敢真得阻挡钦差。
圣旨才发到孙元化手中,孙元化接到皇帝的封赏显得颇为扭捏,推迟了几下才接受下来。
孙元化之后就是宋应星,宋应星封为延川侯,封地四万顷,年俸九千银元。方以智被封为韩城伯,封地三万顷,年俸八千银元,孙幼蘩封为诚意伯。封地三万顷,年俸八千银元。
以下商洛科学院中还有封赏为子爵、男爵的共有十余人,孙和鼎和孙和京两人也分别封了爵位,一下子孙家成为大唐爵位最多之人,如果连袁宗第也算上,共有一侯、二伯、三男爵。
方以智才知道皇帝对他所说地让他风风光光回家是何意,原来竟然是封他为伯爵,要是大明还在,他用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够封为伯爵,能衣锦还乡是每个人地平生所愿,刹那间,方以智对皇帝地关心也有几分感动。
封赏完毕,李鸿基就带着一行人上了火车,众人是第二次坐火车,没有了第一次的兴奋和好奇,上了火车就坐了下来,彼此谈笑着这两日在商洛的见闻,火车在天黑前刚好平稳的回到了西安。
第二天,皇帝就打发周凤梧、顾君恩、洪承畴等没有跟随皇帝一起到商洛的重臣乘火车到商洛考察。等周凤梧他们回来后,李鸿基将周凤梧、顾君恩、宋献策三人召集起来,含笑的问着他们三人:“诸位爱卿都到商洛看过,不过各位有何感想。”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周凤梧首先发言道:“回皇上,臣等大开眼界,许多事物都是闻所未闻。不过……”
李鸿基见周凤梧吞吞吐吐,奇道:“不过什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