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逃亡之路
�却被自己的指挥官停止。

  一名炮兵不解的问道:“大人,为什么不让再**。”

  燕子叽上负责的人是唐军的一名骁骑少校。他接令只是用几门大炮骚扰一下弘光朝的皇宫,可没说过要把皇宫毁了,回道:“你懂什么,应天府迟早要攻下来,这里地皇宫以后说不定皇上还会来住,打坏了岂不是要重修。”

  朱由崧当然不知道发生在燕子叽上的事,唐军的炮击虽然停了下来,他也不敢再回到皇宫中,只得在一个大臣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他就在二万大军的护送下急匆匆的出城,直奔浙江方向而去。

  皇帝一出走,还带走了城中全部的军队,而且根本没有大臣留守,应天府顿时乱了起来,大臣几乎全部跟着皇帝的车队出走,城中只留下了一些衙役,人心惶惶中,根本弹压不住全城的局面。

  许多富贵人家都如梦初醒,赶忙收拾细软就跟着出城,而城中的地痞流氓乘机大势作乱,纵火、抢劫无所不为,一时之间整个应天府顿时乌烟瘴气。

  唐军也没有料到只是对着城中打了数炮,第二天弘光帝就会弃城逃走,虽然早有安排,不怕弘光帝会跑掉,只是若不尽快进城恢复秩序,任由城中混乱起来,应天府必然会遭到重大损失。

  只是唐军根本没有作好进城的准备,和州地拓养坤、左光先两人虽然有数万大军,可是都还没有过河,能进城的只是唐军的水师,目前登岸的只有燕子叽上不到二千地唐军。

  燕子叽的位置太过重要,不能丢失,从中最多能分出一千五百人,这一千五百就是进城,若大地应天府撒下去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郝摇旗得知情况后,不由对弘光朝上下破口大骂,他一面派出快船向燕子叽上的唐军发出命令,一面赶紧找寻登岸的地方,此时舰上的人员也已不多,水师在江阴分出了八千人上岸,其中三千人留守江阴,五千人绕到应天府身后。整个水师舰队不过一万五千余人,从舰上再抽调一万人已是极限,否则整个舰队就要失去机动力。

  应天府的城门早已大开,到处是夺路而逃的人群,等到燕子叽上的唐军首先到达城下时,逃跑的人才止住了脚步。向家中返回,见到唐军进城,许多正在街上乘乱打劫之人,纷纷逃跑,大街上到处是丢弃的财物。

  可是发现唐军人少时,许多人又蠢蠢欲动,有一对人甚至冲进了皇宫,对宫内的东西大势破坏。一千多唐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直到水师的大队人马进城,吩咐禁街后,应天府的秩序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眼看着离应天府越来越远,弘光朝地大臣和士兵纷纷向身后看去,见到城中有火光冒起,自然知道有人肯定在乘乱纵火打劫。许多士兵都是本地人,他们的父母家人都还留在城中,想到自己独自逃走,有的士兵忍不住哽咽起来。

  这种哭声马上传染了出去,更多的士兵加入了痛哭的行列,慢慢由小哭变成了大哭,转眼着整个队伍的士兵都痛哭失声,行军速度也越来越慢起来。

  朱由崧坐在一辆特制的大马车上。八匹全身雪白无一根杂毛的御马拉着马车,跑得平稳无比,他地车上装满了美酒和美食,还有两名宫女在旁边服侍,朱由崧大感满意,此番出逃,比起上次从河南逃跑不异千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朱由崧暗夸马士英不亏为自己信重的大臣,办事妥贴。

  他对于丢于应天府虽然有点难过。但想起到了浙江,可以重新过以前的帝皇生活,就将不快全都丢下,听到队伍中传来地哭声。朱由教吃了一惊,连忙叫人传马士英过来。询问道:“怎么回事?”

  马士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