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情与理
��身寒微者为后,以避外戚专权,这是后世帝王权术之一,对稳固江山很有效果,却不知任若惜为何要反对。

  却听任若惜道:“对大王来说,迎娶的只是你喜欢的女子,但是对列国诸侯公卿来说,联姻却是一种政治讯号,季氏、叔氏皆是鲁国名门望族,让他们家的女儿位居一民女之下,情何以堪?这不是大王对他们的蔑视和侮辱吗?到那时只怕亲家做不成,反要成了仇家。”

  庆忌一听恍然大悟,心道:“不错,我错了,我己错把后世的条件向这个时代生搬硬套了。那时天下一统,不管皇后的娘家是什么背景,都是他的臣子,自可由得他安排。而现在不同,诸侯的嫔妃,都来自与他身份地位不相上下的其他诸侯国,让她们屈居于一个地位远不及她们的女子之下,就算她们没有怨言,她们的家族也是不肯善罢甘休的。

  庆忌想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苦笑道:“真是没有想到,战场厮杀、国战杀伐,种种局面,我都不曾皱一皱眉头,如今却被一些家务事搅得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任若惜也随之苦笑,她蹙眉想了一阵,说道:“依若惜看来,其实大王也不必过于为难,名份先定了,反而被动。不如摇光小蛮,皆纳为夫人,将来再择其中贤良晋升为后,而名份一旦定了,王后再降为夫人可就是国之大事了。

  再者说,你如今是吴国大王,而季孙、叔孙氏是鲁国臣子,彼此地位并不相当,摇光、小蛮能得王妃之位,已足以令他们满意。吴国要想称霸于天下,这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盟友,而鲁国绝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这王后之位……,如果我是你的谋臣,必不会甘心让你如此浪费,必须虚悬以待一位对我吴国大大有益的他国公主才成。”

  庆忌听罢默然不语,任若惜见他脸色阴霾,忙道:“大王,可是嫌若惜的话不中听?”

  庆忌摇摇头,轻叹道:“没什么,迎娶心仪的女子过门,成就一生恩爱夫妻,本来是人生一大喜事,可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有些意兴索然。唉,做了大王,连婚姻都要成了一桩生意,反不如领兵复国前快意恩仇,率性为人来得自在,实在令人思之怅然。”

  任若惜听了亦默然半晌,才幽幽劝道:“人有所得,必有所失,你觉得这大王当得不够快意,天下间不知多少人却羡慕你有这样的功名地位呢。其实我们女儿家才是最苦的,不要说普通人家的女儿,便是生在权贵大富之家,锦衣玉食生活优渥,如人中之凤,到头来一生幸福与否,终究还是取决于她的丈夫。大王能怜我爱我,那就是我们修来的福气了,若是谁要想不开,耿耿于怀于后妃之位,那便是自寻烦恼了……,真要出现那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天下事,总是不能做到处处圆满的。”

  庆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唯有一声长叹:“是啊,情与理,如何兼顾?许多时候,都是难以两全的,感情上,我不想你们任何一人受了委曲,可是理智上……,别的不谈,这江山社稷虽是寡人的,却是无数热血男儿用生命换来的。这锦衣玉食,崇高地位,是吴国无数子民用血食供养的,我纵然再如何想要率性为人,终究不能只为了取悦自己的女人,而置他们的利益于不顾……”

  两人相对无言,半晌,庆忌把双眉一扬,脸上露出一副轻松的笑容:“罢了,就按你说的办,主意既定,寡人便不再徘徊。偌大的天下寡人都平定了,还摆不平后宫里莺莺燕燕的一些家务事?此番回去,寡人便备一堆藤条木板,立为后宫的家法,哪个丫头敢起刺生事,寡人便是一顿板子,打得她屁股开花!”

  任若惜眼波流动,轻轻啐他一口道:“大王好偏心,只对着若惜才说这样的话,莫非未曾入宫,先给人家一个下马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