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写歌不如拍电影
谁说革命先辈就要伟光正,先辈们也是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苦乐哀思忧恐惊”,面对必死的局面,坦然面对的是英雄。

  可是泪流满面却依然牺牲自己就不是英雄么?一个英雄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人就有趋吉避凶的本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确实豪气干云,可是知道山上有虎,人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大义凛然,第一反应肯定是想绕过去,或者回去不上山了。

  而先辈们应该也会有这种犹豫才对,可是在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支撑下,不得不继续走向那座大山,虽然痛哭流涕却选择奉献自己,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感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一起颠覆的李文博,心里不得不承认,不知不觉的自己这个搞广宣的,竟然被面前的小后生“洗脑”了。

  一旁的张绍军听李瑜的“演讲”告一段落,马上一拍大腿说道:“说的太对了,我家老爷子当初就说过,他第一次上战场打小东瀛,漫天子弹飞着,他裤子就没干过!”

  端起“酒杯”狠狠的灌了一口,张绍军脸色也不知是酒意冲的,还是兴奋激动,总之是红的发亮。

  “那会我也小,以为自家老子不是好汉,那时候还笑话过他,觉得他不是英雄,可是我老子没当逃兵啊,虽然裤子湿了,可是他一直都是往前冲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绍军的眼睛红红的,不过他用力的眨巴了两下眼睛,很快就将眼里的雾气收了回去。

  听到发小给李瑜站脚助威,李文博有些无奈的笑笑,他和张绍军都是大院出来的,父祖辈当初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

  对于真正的战场,和真实的革命先辈们是什么样子,他们其实才最有发言权,李文博又哪里不知道,李瑜说的都是对的。

  一边鼻涕眼泪往下淌着,一边嘶吼着往前冲,这才是真正的实际情况,电影里面冲锋号一响,我军战士们争先恐后满脸坚毅往前冲的情况,反正李文博没听自家老子说过。

  仔细回忆了一下,李文博到是记得老爹说过,刚入伍的战士腿软站不起来,被他在屁股上踹了两脚,才歇斯底里的冲出战壕。

  见李瑜一番话将两个大校说的连连点头,刘主任觉得自己应该给李瑜这小子,重新在心里做个评估。

  往日里看《三国演义》里面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刘主任一直觉得是戏言,现在见识李瑜的舌头,他觉得弄不好真有这种口才超群的古先贤。

  这个时候李文博和张绍军两个已经顾不得理会李瑜和刘主任了,他们两个被李瑜的一番话,勾起了小时候听父辈谈论往事的记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高谈阔论,什么某某的老子当年打某场阻击战的时候,缩在战壕里面嚎到战斗结束。

  或者谁谁看起来五大三粗,第一次上战场哭的像个月子里的娃娃,这些人有名有姓,应该都是他们父辈的战友。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大校说话还有点节制,毕竟还有李瑜和刘主任这两个“外人”在,可是说到兴起处总是以酒助兴,喝的上了头以后说话就口无遮拦了。

  听了一阵李瑜突然用筷子,在装红烧肉的大盆里蘸着酱汁,然后就在雪白的桌布上,飞快的记录着两人偶尔的谈话内容。

  “东一个西一个的撩在野地里面,万一让炮给轰碎了可就粘不到一块了。”

  “都是一个村里出去打仗的,凭什么那两个就是烈士,就能分七百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