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了谁》的创作背景
emsp;“小李,你这首歌好像有什么故事在里面,能说说《为了谁》的创作背景还有灵感来源么?!”

  既然在钱财方面不能补偿李瑜,李文博就想把宣传稿好好弄一下,让李瑜这个年轻人,在全国人民面前好好露露脸。

  所以原本只是接受命令,采访《咱当兵的人》的创作过程的李文博,额外的又加了一点私货进去。

  不过李文博也不怕《为了谁》的创作背景发表不出去,毕竟歌曲质量在那里摆着,等这首歌带回总政,领导也肯定要大力宣传的。

  “这个……”李瑜听到李文博这么问,一时间有些傻眼,他虽然是有感而发,唱了这么一首歌。

  可是那感情却来源自前世,要知道《为了谁》这首歌,可是前世因为九八年的大洪水,才创作出来的。

  现在才是九一年,他需要怎么解释?总不能和李文博说:“再过七年,我会在南方出差,然后被洪水围困,被阿兵哥救了这是‘灵感’来源吧!?”

  不过我军又不是只有九八年这一次救灾,这也很方便的给李瑜解除了困境,要是像欧美那些大兵,还真是无法可想。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正在笑眯眯的看着李瑜的李文博,听到他说出的这个时间,马上神色郑重起来。

  而张绍军和小刘两人也腰背挺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瑜,这个时间对于三十年后的人,可能会比较陌生。

  可是在九一年的时候,刚刚过去十五年而已,张绍军和李文博可都是当时的亲历者,怎么能不印象深刻。

  李瑜低缓而沉重的声音轻轻回荡在办公室里,似乎那一幕幕就在眼前一般,那天崩地裂的一刻,失魂落魄的群众无助的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直到远处子弟兵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那声撕心裂肺的:“解放军来了……!”响起的时候!

  十五年前只是两个小兵兵的张绍军和李文博,随着李瑜的讲述,似乎又一次走进了那残垣断壁之中。

  等到李瑜的声音停下好久,两人才泪眼朦胧的相视一笑,他们两个小时候一起调皮捣蛋,说起来也就是酒肉朋友。

  正是那次救灾过程,两人互相砥砺,彼此救了对方不知多少次,要知道当时部队进入唐山的时候还有强烈的余震。

  救灾部队损失了几千人,如果不是两人相依相靠,可能也会埋在那片土地吧,虽然他们从来不会后悔。

  “难得啊……小李年有二十岁么?那时候你才多大,难得你还记得!”李文博百感交集的叹息一声,两眼朦胧的抽了抽鼻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逆流1990》,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