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威胁凝视眼神,张崇很聪明的瞬间改了口风,“我……我就把她当我亲妹子对待了。”差点没咬着舌头。

  这一二行径,张崇哪里看不出来,牧之兄对自家妹妹是极为在意的,可不能随便冒犯了。

  要知道牧之兄不但有本事,而且还记仇着呢。刚来国子监那会,有些比较跋扈的人得罪了他,其中还有宗室子呢,最后不还是倒了大霉。

  阿洛一双眸子透着无辜与清浅,唤道,“大哥,好久不见了。”

  “大哥。”二郎和三郎也带着欢喜喊道。赵父和赵瑾虽不在家,但有阿洛督促着学业,赵琅和赵琦也考上了秀才,才十七、十五的年纪,不说京城这人杰地灵之地,但放在临州已经算得上青年才俊了。

  赵瑾扫视一圈,见到周围投过来的目光,眼角跳了跳,不悦极了。好在他提前准备了近来京城贵女时新帷帽和幕离。

  阿洛秀眉一挑,不怎么喜欢这东西,但大哥递过来的,她倒也没有拒绝。赵瑾在送小妹上了马车后,才礼貌性地对张崇道了一声,“我与小妹先回府了。”

  不如他送他们一程,反正顺路,也好与赵家小姐认识一下。但对上赵瑾表面客气实则带有丝丝凛冽寒意的目光后,张崇立马清醒懂事的闭上嘴了。

  好吧他自个回肃国公府。

  这马车光看外表不算华丽,但内里却精致舒适的令人惊叹,座位上都垫着厚厚的棉垫,用细棉丝绒包着边,放着软绵绵造型可爱的靠枕。还有几个抽屉的零食盒。

  阿洛本来不怎么重口腹之欲的人,跟这位大哥待久了,也习惯性享受了不少。

  马车在赵府门前停下,这样大的宅院,哪怕赵父已升为都察院御史,以他的俸禄也绝对养不起的,想也不用想也知道是赵瑾的手笔。

  府中给几位少爷小姐的院子也早早收拾出来了,阿洛住的是漱玉院,琴室书房一应俱全,寝闺布置也十分清新雅致,清幽安静,符合阿洛的喜好。

  而且赵瑾还记得小妹练剑的事,院子西北角照着临州赵家的样子建了一个更好的演武场。

  晚些时辰,赵父便从都察院下职回来了,见到阿洛他们,激动得几乎泪湿沾巾。这几年来除了年节,难得有一家团聚的时候。

  赵父当年被点为探花留任京官虽好,却未站稳跟脚,便未将儿女接来。天子年迈,朝中经过废立太子的风波,依旧是形势未定,赵父更是如履薄冰,连赵瑾给他的汇票到大丰商行一兑,足足有三万两白银,差点没吓得他腿软。

  赵父当时才入翰林院七品编修,怕张扬都不敢动用。直到近两年升迁地位稳固后,先是将长子送入国子监,现在又将在江南的儿女都接了过来。

  照他的态度显然是想着一家团聚长居京城了。

  ――――

  赵瑾在国子监上课,不用赵父操心,二郎和三郎取得了秀才功名一事还是让他很欣慰的,接来后又继续检查起了他们的学业。

  别问赵父为什么在都察院忙了一天,回来还有精力检查孩子的功课,问就是满满的慈父之爱。

  长子在读书上的天分差了些,但胜在聪慧,本事比他这爹还大。而小女儿赵容,每每想起她的非凡灵秀,少有显露的才华,赵父就忍不住惋惜。有这两位珠玉在前,赵父对二郎和三郎的要求不免更高了些。

  阿洛若是知道赵父这样的想法,怕是会为二郎和三郎默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