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2
��己却与王夫人、王熙凤、贾琏、李纨、贾宝玉在商量事儿。众人皆知林如海这一回怕要不好,也都作了这个打算,偏偏没一个先说出来的。贾母先问:“琏儿近日可有要事没有?”贾琏道:“不过是日常交际,老祖宗有什么吩咐?”其实他早经王熙凤提醒,知道可能是要派他去南下一趟了。贾母默了一会儿,终于说了出来:“你们看林姑爷这回是个什么情形?只管与我说实话。”还是王夫人道:“媳妇想着,老太太还是……把外甥女再接回来的好,万一有个什么,出门子也是难。”贾宝玉心道,传说中林妹妹家可是很有钱的,这么一大笔嫁妆傍身,怎么着也不会过得差吧?婚事有什么不好呢?但是因为是母亲说的,他只能听着了。

  却听贾母道:“我的外孙女,自然不会亏着了她。宝玉,你是读书的,可知若是你姑父老去了,你林妹妹这样儿可要怎么办?”贾宝玉脑子转得飞快,顺跟道:“守孝三年……呃,按《户婚律》,在室女得家财三分之二……林妹妹也有个傍身的……只是,听说林家还有几房远亲,若给林姑爷过继个嗣子,林妹妹也算有个娘家好依靠……”贾母一面听一面点头,贾宝玉说完了,也不见她发话。王夫人见此情形,皱眉道:“老太太别怪我多嘴,外甥女还是要接过来得好,林家的人都是远亲,未必待外甥女真好。再说了,就算有着嫁妆,妹妹去得早,外甥女说亲的时候,这‘五不取’一条就够受的了……还是接到咱们家,左右叫人知道外甥女也不是无人管教的,才能嫁得好些。”

  贾宝玉脑袋“嗡”地一声,忽然反应过来了,“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如果你单独提问贾宝玉,他也能答出这几条来,因为这话是出自大戴礼记的,读书人都要背它一它。只是因为是商量林黛玉的事儿,贾宝玉的脑子只管往“林如海遗产疑案”上想了,没想到林如海答应把林黛玉交给贾母以及贾府接林黛玉还有这么一个缘因。就算不是定下了这桩亲上加亲的婚事,林如海也无他人可托的,比起平日不走动的远亲,还是女儿的亲舅家比较亲近。

  林妹妹作为贾敏长女且是现存的唯一女儿,如今还没嫁人,想娶她的人家心里就先要掂量掂量没有亲娘管教的女孩儿是不是适合做媳妇。与此情况相同的还有史湘云,她还好一些,有叔叔婶婶一起住,倒不致有个“无人管教”的名头。反观林妹妹,姓林的本家都是远亲,故而贾母这才急巴巴地把外孙女给接过来,也是因着对故去女儿的怀念格外地担心外孙女儿没

  54、黛玉南下秦氏新丧...

  人要或者嫁得掉身份。

  姑且不论王夫人是不是现在就把主意打到了林黛玉嫁妆的头上,至少在“五不取”上她这个舅母提醒得是很有道理的,贾宝玉有些羞愧,不敢看王夫人的眼睛了。最后贾母拍板:“贾琏送你林妹妹走一趟罢,有什么事你多支应着些!你姑父若是大好了,也还罢了,若是……把事务处置妥了再把你妹妹妥妥当当地带回来。”说着又落下泪来。贾琏一迭声地应了。

  贾宝玉无法,他还真不放心贾琏这个堂兄,然而贾母说得对,林黛玉也是贾琏的“林妹妹”,与贾宝玉一般远近的舅家表兄。不管谁看,贾琏都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呢。贾宝玉想了想,回去把《户婚律》拣了关于继承法的挑着抄了一遍,想了想,又翻出《三言二拍》来,抄了篇短篇小说。抄完了又开始头疼,这不是暗示林如海把遗产交到自己家手上么?问题是“自己家”它不可靠啊!林妹妹复回京师,房子田产是搬不走的,大件家俱也是搬不走的,必要就地处理掉,折现。这里头的名堂就多了,这个时代的操作贾宝玉不清楚,但是内部价这个词贾宝玉是知道的。贾琏……想到他贾宝玉就胃疼!具体操作的人是他,说什么贪了林妹妹的钱,第一责任人就是他了。提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