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大宗贸易的时候,总归有些携带不便。而此时,皇家钱庄的大额交子在商贾之中流传开来。

  这种交子本身不易被仿冒,印刷和制造工艺都是国家机密级别的,更有特殊的版式和编号,所以使用起来很安全。

  因为钱庄的出现,让周朝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起来。

  而今,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都觉得,曾经的苦难早已变得好似是上辈子的梦境,如今的生活可堪一句盛世太平。

  至安宁二十七年,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庙堂之上都被盛赞的游鸿吟坚决选择了退位,刚刚二十五岁的太子接过了父皇手中的权柄。

  太子诚惶诚恐的担负起了属于自身的责任,平日里听闻父皇言语,他尚有许多事情尚未完成,需要自己这个儿子来帮他完成心愿,让太子以为,自己需要励图治,十分辛劳勤恳才行。

  等坐到这个位置上,太子才发现,自己这位父皇早已将该分出去的事务分出去了,自己这个皇帝工作量一点都不饱和,更不是平日里父皇一天到晚抱怨的那样。

  最后,太子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大概真的只剩下替自己父皇完成未曾完成的心愿。

  比如,复尚在外的四州,比如对外头的大海探索探索,比如研发出更优秀的作物等等。

  这么一总结,太子觉得责任重大,事情是挺多的。

  可是自己那个父皇在扶持了自己两年后,就彻底放飞了自我,老婆孩子往宫中一丢,自己出门去了,说是完成幼时尚未完成的游学!

  大概,这就是周国的开国大帝吧。

  想来每一个开国皇帝,其实都是任性的。

  第225章名士风流(五十二)

  “震惊!大周太/祖传世手记现身朝阳拍卖会!”

  网上新闻版面上一条不知道是新闻还是拍卖会广告的报道引爆了整个网络世界,成为了人人都在谈论的问题。

  很快,太/祖手记就成了热搜词。

  甚至,有很多国外人都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这也不能责怪众人八卦,而是太/祖手记已经出现过一次了。

  大周传世有四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抵挡的过历史的规律,最终湮灭在了时间长河之中。

  但是郭氏这个家族,却出人意料的幸存下来,至今仍然有传承在世。

  而上一次出现的太/祖笔记,便是郭氏家族手中保存的唯一一份笔记,漫长而悠久的岁月,经历过灭国、战火等等困苦,即便是郭氏家族,也不可能保存下周太/祖更多的资料。

  只有他们家族的人自己知道,曾经为了保存那些重要的资料传承家族到底牺牲了多少,而一支支郭氏血脉,又究竟是有多少早已湮灭在了过去。

  传承二字,艰难的就好像无法以人力来对抗一般。

  大周的灭亡,至今都有史学家在讨论,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大周末代皇帝并不是无能之辈,大周末代的臣子也不是愚蠢的人,地域辽阔,生产力强大,人口繁茂,外无敌患,内无灾祸。照理来说,应当是天下太平的日子,即便有着些许问题,却绝对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时刻,为何在这种情况下,大周却如同倾斜的大厦一般,轰然倒塌?

  很多人从各个方面分析,有分析当时发展出现了问题,不对外扩张导致国内各阶层矛盾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