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度化白彦
�,不知你听懂了多少。”

  殷明淡淡问到。

  他当然知道白彦肯定已然明了不少,甚至有可能已然渐渐响起当初的自己是何等年少。

  年少的故事,最是动人。

  而动人的故事,最能体现初心。

  只是殷明不知道的是,白彦究竟有没有明白他的用意。

  白彦微微躬身,脸上呈现出一派祥和面容,“众生皆苦,而我等皆悲。”

  “以悲入世,方能普渡众生。”

  白彦没有入佛,可也从《心经》与《华严经》中得到不少佛道真谛。

  这对于他而言,乃是极好的事。

  他本就是一个嗜血之人,身上的血腥味儿足够掩盖他原本身上的书香之气。

  这对他而言,对他心中的道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

  一旦有朝一日他的血腥味儿浓烈得无法缓释,那他便会彻底的坠入魔道。

  这也是殷明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度化他的原因。

  一入魔道深似海,千年修为毁不迭。

  白彦是个人才,而且一心向文道。

  眼看着他坠入魔道,殷明岂能眼见?

  他在天元城刻意唤醒白彦的初心,此次又大讲《华严经》来洗刷他身上的血腥味儿。

  为的便是让他能够重新归于正道。

  从刚才白彦的回话来看,他似乎已然明了。

  殷明满意的点头,笑着道,“普渡众生并非实际。”

  “可却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有待一日你能彻底悟透众生,那便是文道大成之日。”

  普渡众生说起来都不现实。

  可正是因为不现实,所以才要坚持。

  倘若以为不现实就放弃,那世间苦难如何化解?

  白彦追求文道也是一般,倘若他因为心向文道而遭受百般折磨就放弃,那此刻的他还是当初的白彦么?

  他十凶之名响彻八国,引得世人憎恨。

  若因为如此他就放弃追求文道,那此刻的白彦还有如何心道?

  那些原本看起来不现实,不实际的东西,往往便是需要坚持的东西。

  越是坚持,越有动力。

  越是坚持,越发得道。

  普渡众生乃佛家之言,可在文道之中,却也不是独此一家。

  类似之谈,数不胜数。

  白彦能够从佛理之中参悟出自己的道,那便是他的福缘。

  白彦对着殷明再度一拜,“弟子谨遵夫子教诲。”

  从此刻起,白彦再不是十凶白彦。

  而是一个为弘扬文道,钻研文道不懈努力的,但却能够拿捏分寸的白彦!

  众生相,平等相。

  宇黄一战,牵连无数无辜百姓。

  白彦亲眼得见,在听殷明讲解《华严经》之时,心中愧疚犹如泉涌。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