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再答治国策
完毕,考官便发下卷来。
前面诸如墨义、务策、明法等,都不必说。
这些考科,主要都用来筛选出那些鱼目混珠的考生来。
因为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因此其中也有些偏题怪题。
不过,真正决定结局的,还是最后压轴的文章!
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午后申时。
考生们写了一天的卷子,除了清水,就只是中午喝了点号子里的稀粥。
寻常考生,这时候已经累的不行,就算强自支撑去写文章,但是手都开始哆嗦了。
这也是一种考核。
大唐重武,若是连这点磨难都挨不住,这种脓包,朝廷不要。
殷明虽然不练武,但是身体康健,体能却是极好的。
况且,他体内文气汩汩,才思如泉涌,根本不觉得疲惫。
殷明拿过卷子,却又是一愣。
这次的考题看起来却是眼熟的紧,居然仍是“定国以武,治国以文,天下安之”。
殷明摇了摇头,想不到宰相居然如此做派。
若是这样的话,他就算连续三次,写了相似的文章。
而且,这乡试和会试,题目干脆就是一样的。
宰相如此明显的为难自己,难道就不怕身后留下骂名吗?
殷明忽然心里一动。
不对,事情不该这么简单。
宰相毕竟是大唐的文道领袖,他真是这么肤浅的人吗?
殷明眼睛微微眯起,似乎想到了什么
旋即,殷明在纸上落笔。
破题:“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次,殷明要写的,却是真正的儒家所倡导的“德治”和“礼治”。
前次殷明写的“政治”和“刑治”,却是更接近法家,是普通治理国家的方法。
若是圣人以文道治理国家,却是不取于“政治”和“刑治”。
殷明在赌。
虽然只不过打了个照面,但殷明认为,这位宰相应该可以理解到儒家思想的深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殷明的破题多少有些偏题,看起来像是疏忽了题目中的“以武定国”。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殷明虽然破题没有点名“武”,却在行文中紧扣大唐国情,从文武两方面,来论证“德治”和“礼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篇浩然慷慨的文章,被送到了主考房。
一群官员眼观鼻、鼻观心,都不吭声。
大家都知道,宰相今日来,就是为了要判那殷明一个落卷。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一众官员都不吭声,免得自己找麻烦。
宰相从考官手中接过了卷子,轻轻的铺在案上,仔细的查阅起来。
他早就看过殷明的另外两份卷子,就算不问考官,看字迹也知道这是殷明的卷子。
&e
前面诸如墨义、务策、明法等,都不必说。
这些考科,主要都用来筛选出那些鱼目混珠的考生来。
因为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因此其中也有些偏题怪题。
不过,真正决定结局的,还是最后压轴的文章!
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午后申时。
考生们写了一天的卷子,除了清水,就只是中午喝了点号子里的稀粥。
寻常考生,这时候已经累的不行,就算强自支撑去写文章,但是手都开始哆嗦了。
这也是一种考核。
大唐重武,若是连这点磨难都挨不住,这种脓包,朝廷不要。
殷明虽然不练武,但是身体康健,体能却是极好的。
况且,他体内文气汩汩,才思如泉涌,根本不觉得疲惫。
殷明拿过卷子,却又是一愣。
这次的考题看起来却是眼熟的紧,居然仍是“定国以武,治国以文,天下安之”。
殷明摇了摇头,想不到宰相居然如此做派。
若是这样的话,他就算连续三次,写了相似的文章。
而且,这乡试和会试,题目干脆就是一样的。
宰相如此明显的为难自己,难道就不怕身后留下骂名吗?
殷明忽然心里一动。
不对,事情不该这么简单。
宰相毕竟是大唐的文道领袖,他真是这么肤浅的人吗?
殷明眼睛微微眯起,似乎想到了什么
旋即,殷明在纸上落笔。
破题:“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次,殷明要写的,却是真正的儒家所倡导的“德治”和“礼治”。
前次殷明写的“政治”和“刑治”,却是更接近法家,是普通治理国家的方法。
若是圣人以文道治理国家,却是不取于“政治”和“刑治”。
殷明在赌。
虽然只不过打了个照面,但殷明认为,这位宰相应该可以理解到儒家思想的深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殷明的破题多少有些偏题,看起来像是疏忽了题目中的“以武定国”。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殷明虽然破题没有点名“武”,却在行文中紧扣大唐国情,从文武两方面,来论证“德治”和“礼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篇浩然慷慨的文章,被送到了主考房。
一群官员眼观鼻、鼻观心,都不吭声。
大家都知道,宰相今日来,就是为了要判那殷明一个落卷。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一众官员都不吭声,免得自己找麻烦。
宰相从考官手中接过了卷子,轻轻的铺在案上,仔细的查阅起来。
他早就看过殷明的另外两份卷子,就算不问考官,看字迹也知道这是殷明的卷子。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