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俘虏们
br />
  史爱民也感悟到这些殷第安人的素质,跟着他们走了几里地,却是个个身强体健,毫不在意,在体力上,这些比中国农夫们还要艰苦的多,也强壮的多,当然了,比起长老会用营养学锻造出来的新战士,他们是对自己生命力的透支,起码史爱民观察,这些印第安人没有年纪太大的人。

  起码比大明的少。

  没有道路,不过认路还是不难的,朝着大概方向走了一天,大地逐渐深入丛林,而后又是山丘和树木,又走了两日,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路上,史爱民只带了两个人,背着火器,随身的行囊是储备好的饼干和肉干,算是可以补充一路上的消耗,等到了逐渐看到远处的炊烟,史爱民的心都悬了起来,是成是败,就看这一锅了。

  俘虏们看到了家,早就奔跑回来,跟着呼喊声不断,而奔出许多人,却是咋咋呼呼的接近史爱民,没敢动手,躲在几米外不知道喊叫着什么。

  还好,这些人似乎对他们好奇心是大于恶意的。

  史爱民被带到了一个老头面前,应该就是酋长了吧,作为一个管理者上万人部落的酋长,这个印第安人大概有四五十岁,头发半白,看着来人,说了一通什么话。

  史爱民却是低着头,将自己一直带着的小包裹递送了过去。

  那个酋长倒是没有怕死的皇帝连拆个包裹都要假手于人的习惯,直接打开,里面是几个瓷瓶和罐子等物,而后朝着一个早已勾结好的印第安人喊道:“喝,喝的。”

  不得不说,能够在于美国人大战过后,依然接受他们送来的染着鼠疫的毛毯,印第安人对于礼物的理解,实际上更接近于中国人。

  接下来,就是一场比划与喊叫的智力比拼,为了让这些印第安人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国家是何等的伟大,他也算是煞费苦心,酒和罐头只是其次,更是将肩上的火枪取了下来,让那俘虏帮忙抓了只山羊过来。

  在百米开外的距离,山羊骤然被放出来,还在懵逼当中,被史爱民瞄了瞄后,一枪放倒,特别制作的猎枪,在猎杀动物方面,绝对是有优势的。

  这一下吓到了不少人。

  史爱民知道这是取信于人的关键,直接将猎枪递过去,喊着,“礼物,礼物。”

  印第安人的反应果然一如历史上那样,对猎枪非常喜欢,而在尽量的努力交流下,一个还算和平的协议算是达成,当然了,加强联络是必然必须的。

  虽然在如何种植玉米上面无求于印第安人,不过作为非常好的猎手,印第安人还是很好的贸易伙伴,他们的皮毛硝化技术不咋地,但资源确实丰富,当然了,限于技术,也就难以发展。

  商业是需要从互信中慢慢发展的,也许最开始只是毛皮和白酒的交易,后来跟着就是各种新鲜玩意的交换,跟着就是从帝都运来的零食甜点,而后就是文化产品的繁荣。

  到了深秋过后,又是农闲时候,史爱民被选为第一任的镇长,而针对各家个户的水利工程也在计划中,西海岸的冬天,温度也不是很冷,所以反而可以进行不少活动。

  当然了,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学堂终于开办了。

  在不断的交流下,史爱民早已将俘虏放回了殷第安部落,而一些在这里吃喝不错的人,也是令人欣喜的留下打工,按照不错的标准领到自己的酬劳,而在沟通之下,让部落里不少孩子到镇子上读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由于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