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太子手谕
br />
  贺兰寿大概是不想再多谈论什么,深沉的望着李嗣业,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嗣业虽然是个粗人,却也是个通事理的人,世上的人谁愿意去讲些悲伤的事情呢。看贺兰寿不愿意再多说什么,支支吾吾的应了几声,悻悻的退出了帐外。

  贺兰寿在撒谎。李泌和郭子仪对了对眼神儿,心中明了。不过,实际的情况可能很糟,他二人也不想当众追问什么。

  贺兰寿一路风尘,又带来广平王册立太子的消息,总是要热情招待一番的。李、郭二人赶忙过来,寒暄一番,布好了酒菜。

  说起寒暄,贺兰寿的确是个中高手。

  平日里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的,坐下来却有说有笑的,不过,也尽是捡些长安的见闻、朝中的趣事作为谈资。

  贺兰寿是个进退有节的人,也是个十分谦恭的人,人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的立场——他是李辅国的人,却又无法对他生出厌恶来。

  以至于,李泌曾多次感慨,贺兰寿的这样的人,怎么会跟了李辅国呢?

  贺兰寿的酒饭也用得恰到好处,既不嫌多,也不嫌太少让人觉得太过客气。

  贺兰寿辞别时,才把一封信交道了李泌和郭子仪的手上。

  “是太子的手谕,接下来的局面,还要麻烦二位大人了。”

  太子?是啊,就是广平王啊,王爷现在贵为太子了。呵呵,听这贺兰寿称呼起太子来,倒是亲切的很呢。

  而且,王爷——不,是太子,竟会把手谕交托给他——带过来?

  李泌和郭子仪也不便强留,目送贺兰寿一队人马远去,二人赶忙回到了帐中,拆开了太子的手谕。

  建宁王因病暴毙。

  圣上召建宁王回京,实因母妃王才人患病,时日无多。母妃病逝,建宁王急火攻心,亦随母妃逝去。如今山河动荡,望诸军将士以国事为重,不负建宁在天英灵。

  这便是太子李豫的手谕。

  字句简单的有些冷漠,没有更多的补充,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是生硬的讲述了一个事实,几乎没有留给任何人猜想的余地。

  二人看了数遍,这才将太子手谕妥善收好。

  郭子仪随着李泌,慢慢踱出了帐外,向着长安的方向,远眺缥缈的云天,二人胸中云涛翻滚,不知作何派遣。

  对于这二人来看,广平王——也就是太子的手谕,似乎透露出了更多的令人不安的讯息。

  “王爷——呃,是太子手谕的意思,看来是可以对外公布建宁王的消息吧。”

  李泌用力点了点头:“这手谕的口吻,的确如此。不过,还是选个合适的时机,只同几位与王爷交好的将官说了便是,此等消息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的好。”

  “军师所言极是,哎,你说,王爷也早该入土为安了吧?”

  “”

  “李大人在想什么?”

  “长安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也许,过几天还会有新的消息传来吧。”

  “恩,是啊。皇家的,总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啊。太子,太子他——”

  “山人,相信他。”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