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年和姓颜色的大学生恋爱)。时间跨度繁复阔大,空间遥远的事物发生奇特的组合。例如,达利画的塔楼与大炼钢铁的标语,小孩爬高楼摔断胳膊,胳膊里流出的筋膜与“湿被套”的感觉,还有高炉残骸里的屎与避孕套,这些不相干的图景,由“塔”这中心意象生发出来。穿过弯曲的时间隧道,超现实的画风、稚拙的性体验与乌托邦实际景象相遇,光怪陆离。

  童年,是作者观照这一革命时期的又一尺度。王小波尽兴想象,以一个欢天喜地投入军事游戏的顽童的视角,重写“文革”中的武斗场景及荒诞变态的性与青春。历史被儿童当做玩偶,成年人被政治家当做玩偶——小孩的感觉传达了作家对革命的隐喻。

  时间,实际上不只是一种被处理的题材,它是一个潜在的主题。王小波往往用时间的称谓作为小说标题,这个时间是烙有中国人当代集体记忆的特殊时间。在某个时间,知识分子只好用印度师兄做法术害他来解释他的挨揍;在某个时间,得像吃忆苦饭或思甜饭一样性j;或者,男人被派作日本鬼子式的qg犯,女人像忍受严刑考验一样自愿被qg。施虐与受虐、被压抑的潜意识与性变态,这些在弗洛伊德那里受到分析的范型,被王小波施之于中国的时空之中,揭示出现代中国人种种古怪荒谬的文化心理。这是历史的霍乱时期,它“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

  三、语言颠覆

  王小波的叙述风格保留了北京作家一贯的幽默传统,但仍然是一种变体,不似前辈作家通常难以克制的悲痛激愤,也不混同于当前由北京风行于各地的就事论事的调侃。王小波的语言以戏谑的比喻加上反讽的思辨为特征,对人们习惯的优美抒情与认真说理传统它是一种悖离,是喜剧性的颠覆。

  书包网 。。

  重说《黄金时代》/艾晓明(3)

  “g头血肿”的故事把众人引以为耻、讳之不及的“g头”直呼出来,并对这个粗鄙、别扭的词语联结详加描述,揭示其荒谬性。荒谬在于,众人虚伪的羞耻心掩饰着带有性虐待意味的罪恶,这是要体面的知识分子死不肯接受的。李先生奋起自卫、一论再论“g头血肿”、贺老先生纵身跳了楼。人物的反抗,形式上有滑稽和悲凉之分,但究其实质,于普遍的、无理性的羞耻文化与心理是一个有力的暴露。“磨p股”、“革命时代的痔疮”、“地主老财的屎橛子”,都把属于人体隐私部位,历来文学作品一带而过或多以隐语暗示的东西拿出来示众。由此,革命时代最荒唐无稽的现象显露无遗。也正是这样,原欲的真正意义令人动容:刘老先生被一只鸭子馋死了,贺老先生脑浆子洒了一地,那杆大枪又粗又长,“这说明他们身上还有很多没有用完的生命力”。

  王小波空前坦率地描写了性、包括性a姿势与器官,这些描写兼具写生的细致和想象的谐趣。它新鲜、独特,通常超越了写实层面,成为人物处境的隐喻。例如:王二在x海鹰床上半跪半坐:“这时候整个人就像一朵扎出的纸花,或者崩开了的松球——从一个底子(王二的p股)里,放s出各种东西。他的上身,他的折叠过的腿,他的ym和###(它们是黑黑的一窝),每一件东西都坚挺不衰。”还有苟欢之后两个人斗j式的坐姿:“这时候她的茹房在我们俩中间堆积起来,分不清是谁长的了。那东西有点像北京过去城门上的门钉。”比喻选择的是日常性形象,但从来没有人可以顺手拈来形容性事。在前一个比喻中,影s出人物如折纸花一样被迫扭曲的精神状态,剩下的r身的坚挺显示了欲望的非理性。而关于两人对坐的比喻更是古怪滑稽,显出了这对男女的貌合神离。

  王小波用“屎”这个词汇的次数之多亦属少见,连带的还有各类形容性器、排泄物的俚语、俗语、歇后语及秽语(包括英文)。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