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谋
��在那里没事擦拭着手中的冲锋枪,旁边的李大牛看到那冲锋枪,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大牛?怎么喜欢这枪?”李海笑着道。

  才17岁的李大牛自然不懂得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点了点头,“听说这枪威力很大。”

  “近战的威力的确不错,等后面再缴获到。。。。。”李海突然楞了一下,以后还怎么缴获?日军基本没装备冲锋枪,日军所谓的百式冲锋枪几年后才装备部队,而且数量极少,怎么可能出现在山西战场。

  “接着!”

  说着,李海就把手中的枪丢给了李大牛。

  李大牛连忙接过去,看着手中的枪,有些疑惑,“排长,你这。。。”

  “你拿着用吧,子弹不多,省着点。”李海提醒道。

  想起子弹问题,李海才意识到这枪没有子弹后就是烧火棍,看来还是得弄把花机关玩玩,那枪好配子弹。至于这汤普森,不好配啊。

  李大牛脸上有些激动,但想到什么,看着李海,“那排长你呢?”

  “我有这个!”李海指了指对方肩膀上的那支三八大盖,“其实这个还好用些。”

  “谢谢排长。”李大牛这才意识到这枪真的属于自己,正打算对李海鞠躬,但想到什么,连忙站起来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大牛,你家是山西哪儿的?”

  “山西吕梁的,当初咱八路军路过吕梁,我参的军。”

  “是偷偷跑出来的吧?”李海笑着道。

  李大牛尴尬地摸了摸头。

  李海也没故意刁难对方,“怎么想起参加八路军?”

  “他们说八路军是咱穷人的部队,而且还打鬼子,不像晋绥军,不配当三晋子弟,鬼子来了直接就跑。”

  李海一愣,摇了摇头,“晋绥军也不都是这样,傅作义就很不错,也有其他一些将领都是抗日的。”

  当然,李海没有直接说阎锡山的坏话,毕竟这位阎老西在山西人中的地位挺高的,虽说对方打仗不行,但是对于山西的经济、教育、交通这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了跟李大牛,李海也没事跟毛洪、张诚、王世勇几人聊着。他前世虽说是个外语老师,但整个人特别能侃,说是话痨也不为过,所以跟几人也能聊得很开。

  说到这儿,就有人疑惑李海不是国防生吗?怎么又变成了老师。

  很简单,因为李海毕业后就没有去军队,而是转而去考了研,后面考入一家大学担任俄语老师,因为他本科就是俄语专业。

  当然,他还会英语、日语和一部分德语。

  所以他身边的朋友,外国人居多,要不是不会聊天,学这么多外语干啥。

  当然他不会告诉别人学日语是因为可以看懂*****!

  虽说他是排长,但年龄却是排在倒数的,而且排里的几十号人都是一起并肩作战过的,还真没什么架子,一群人也能聊得很嗨。

  到最后,不仅是二排,一排、三排和四排的也都有人凑过来看热闹。

  连长这个时候从远处过来,对着休息的士兵们喊了一声,“几个排长、班长,还有党员都过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