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论功行赏
  二人都是谋反大罪,依罪当诛。然而,两者却截然不同。

  唐王平生最痛恨的就是小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小人们最是可恶。若将此二人对号入座,齐王便是阴险毒辣的小人,而魏王则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莽夫者,尚可从轻发落;小人者,必须除之以后快。

  “齐王李佑,煽动百姓,意图谋反,其心可灭,其罪当诛。依照大唐律例,免去齐王之职,赐死于内省。齐王之党羽,皆满门抄斩,株连三族。”

  “父皇饶命,饶命啊,饶命,父皇……..”

  齐王李佑苦苦地哀求,唐王见之,心中更是不悦,他怒道:“你做出这样的事情,让朕如何宽恕于你?”

  “儿臣知错了,再也不敢了,儿臣知错了。”

  唐王不愿再听他的辩解,旋即命李旋将他带走,眼不见为净。

  接下来便是魏王。

  因长孙皇后的原因,李世民实在不愿杀他,尽管他同样犯下滔天罪行,奈何心软。

  “魏王大逆不道,意图杀兄夺位,念及未能成功,虽贬至均州,永世不得返回长安城。”唐王说道。

  齐王被杀,魏王被驱逐贬至他乡,恐一生再也翻不起大浪。

  “来人呢,将太子押上来。”

  太子有腿疾,行动不便,走路颠簸着实不雅观,如此之人,唐王亦不会让他成为国之储君,丢大唐颜面。

  太子李承乾,自知这一次被废已是不可避免,他索性一言不发,等待最后的审判,总不至于死吧。

  “太子失德,荒废朝政,于国家大事视为无物,此举乃灭国之大罪,依律当斩,念及尚有悔改之心,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剥削他王侯爵位,贬至黔州,永世不得返回长安城。”

  太子被废,此乃天下大事,一旦太子被废,也就意味着真正暴风骤雨要来到了,皇子间的斗争会更加惨烈,后宫嫔妃也会各处奇招,手段何其之多。

  朝堂之事,李牧尘看在眼中,他以后人身份,纵观炎夏历史风云变化,所谓皇族名门,往往能够善始却得不到善终。

  皇子之辈,要么客死他乡,要么谋乱被杀,等位者不过一人也。公主之流,更是成为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往往结局都以悲剧收场,实在可怜可叹啊。

  就在李牧尘感叹之际,唐王说道:“牧王上前听封。”

  李牧尘跪在朝堂上,行君臣礼。

  “牧王贤能,明目达聪,实乃众皇子之楷模,朕特此宣布,赐牧王三珠皇冠,擢升亲王,待国子监毕业后,入朝听证,习国家治理之策。”

  圣旨颁发后,不出半日,李牧尘之名传遍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