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倭州刺史
�,恳请陛下三思,另择贤能,担任倭州刺史。”

  张绣听到荀攸的话,神色如常,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这是正常的。

  原本荀攸就不愿意出仕,所以愿意到长安书院去做事。如今,要让荀攸留在倭州担任刺史,这样的事情,荀攸肯定是不愿意的。

  好在张绣是有备而来。

  张绣早早的,内心已有劝说荀攸的腹稿。

  他一抖袖袍,站起身道:“荀公是聪明人,应该知悉,你这样的一番推辞话语,其实是瞒不了我的。因为六十岁的年纪,虽说体力下降,精力不济,但经验却是最为丰富的时候。”

  “有荀公治理倭州,我放心。”

  “荀公,这大汉江山数百年,都不曾往海外开疆拓土。即便是往西域有,但是海外,却是一个据点都没有。”

  “如今这倭州,便是第一个。”

  “治理好倭州,使得倭州融入了大秦,那么在后世的史书中,必定是大书特书,必定是能够留名青史的。”

  张绣侃侃而谈,继续道:“对大秦来说,治理好倭州有利于国泰民安。对于你荀攸来说,便是留名青史。对于荀家来说,荀家也是与有荣焉。一提及倭州,大秦万千百姓,都会想到,这是荀家的荀攸治理的。”

  “荀公淡泊名利,令人佩服。”

  “可是荀公,难道不愿意为家族再奉先一些吗?”

  “要知道,荀家也需要顶梁柱。”

  张绣的话语,没有提及什么客套话,没有提及什么恳求之类的话,完全是实打实的利益,就以利益的影响。

  这就是张绣的计划。

  他要劝服荀攸会非常难,但是荀攸是荀家的人,在乎荀家,所以用荀家的利益,用荀攸自身的利益,才能影响到荀攸的决断。

  荀攸此刻,却是沉默下来。

  他没有立刻反驳。

  因为张绣的一番话,让荀攸的内心,也是有了触动。原本荀攸归顺了大秦后,即便是这一遭随张绣南下倭州,可实际上,他也是打算等回到长安后,就前往长安书院任教。

  如今,荀攸心动了。

  不为他自己,也要为荀家考虑。

  这是荀攸的出发点。

  当然,荀攸也清楚治理好倭州,便是开疆拓土的功勋。这样的一个大功勋,纵然是荀攸,也是内心有些激动有些期待的。

  张绣打量着荀攸的神态,眼见荀攸神态意动,心中笃定。

  荀攸意动。

  那么,这件事就成了。

  张绣最后道:“荀公,当今天下,已经没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曾经没有宣纸,没有印刷术时,天下间百姓读书难,读书人少。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怎么都能做官。可如今,读书的成本低了,读书人越来越多,寒门子弟越来越多。”

  “尤其科考存在,更是广纳寒门人才。”

  “如果荀家故步自封,荀家没有领头的人,那么最终,荀家必定是泯然众人矣,不可能再度成为天下间的大族望族。”

  张绣正色道:“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