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番外三
�亭不久,那位历知县便后悔请了季少棠来做幕僚。那价钱花的,真是太不值了。

  他千里当官为什么?为财啊!偏偏季少棠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无论什么人将官司打到他跟前,无论朝廷摊派什么样的赋税下来,季少棠都不能帮他出主意搜刮钱财。

  历知县上下打点,好容易捞了个大肥缺,并不是为了来当清官的。

  季少棠其实也很快就明白了历知县想让他做什么。大约天底下的幕僚,泰半要帮官老爷打这些主意。季少棠做不来这些,但也不好意思白拿人家的钱财。他便主动包揽了所有的往来公文。是以,季少棠的幕僚生涯,还是很忙碌的。

  季少棠熟知律法,公文又写得出人意料的漂亮、得体,还是很堪大用的。历知县也就不好给他脸色看了。干脆又在当地另外请了个幕僚,一年只需一百两银子即可。

  不过,那历知县除了搜刮钱财外,还是能想着些许朝廷和百姓的。钱财他是要的,可政绩也要好看。这于国于民于己,那都是有好处的。

  在出政绩方面,季少棠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他还是帮着历知县办了不少漂亮事的。历知县对他越来越满意,每年奖赏他的银子,少说有个五六百两。

  季少棠家里人口简单,只有他和赵先生两个,平时花不了多少银钱。他虽买了两个丫头服侍赵先生,统共也就花了二十两银子。他自己又没什么耗费银子的嗜好,是以,他做幕僚挣来的银子,大都省了下来。

  历知县在华亭任满后,升任先宁知州。赵先生并不愿去那里,季少棠也不想再做幕僚了。官场上那些事,虽然他也应付得来,帮历知县出谋划策从未出过差错,但也着实让他觉得疲惫。何况看清了这清平盛世下,依旧是十官九贪的官场后,他也并不想再与这群人为伍了。让他以一己之力揭发这些人,他是做不到了,但总还可以独善其身。是以,季少棠便以老母思念故土为由,向历知州辞行了。

  母子两个带着丫头,一路坐船回京,路上又在各地采买了许多东西,回到京郊后,分送给了族人。

  季少棠又用三百两银子,在京里买了一座两进的院子。左右邻居也都是风雅之士,平日里无甚龃龉,偶尔坐在一处吃茶说话,倒也相处得甚好。

  一番折腾下来,赵先生算算儿子交到她手里的银钱,大约还余了一千五百两。要按赵先生的意思么,在乡间置地不错。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京郊几乎已无地亩可买了。她也不过机缘巧合,在季家原本的地亩附近,又买下来三十亩地罢了。还是因为那家子孙不争气,败坏了家业,赶巧要卖地。

  季少棠并不想守着这点银子坐吃山空。他盘了一家茶馆,开始做些小生意。他头一回做生意,从不敢大意,每天都守在店里忙,慢慢的,茶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当然,他的生意做得顺利,也是因为没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毕竟他上交杨探花,下交焦总镖头,而且交情很不错。杨探花就是杨鸿。焦总镖头就是焦云尚。话说回来,杨鸿高中探花,骑马游街那一日,着实风光!听闻这个年轻俊秀的探花已然婚配,立时碎了一大片少女芳心。

  很快,季少棠开了一家更大的茶楼。茶楼里时常请人唱戏,唱曲,说书。季少棠在这时候,展现了一回生意头脑。他从不花钱请名角,反而专盯着市面上新出的话本,哪个话本卖得好,他便请人改成戏本子,再请人唱。他早先是卖过话本的,那时候,他趁机看了不少话本,也了解什么样的人偏爱什么样的话本。这些人爱听的戏,爱听的书,自然也是一类的。

  没多久,季少棠就和邢家联手做起生意了。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