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迷乱的皇城
入向来是坐车的。可我说的又是正道,一下子楞在那里。

  我淡淡一笑,继续低声道:“不过这一次算是半个礼宾活动,乘车无妨!乘车无妨!”

  钱斯理立即露出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笑容:“对对对!礼宾!礼宾!差点儿被你带偏了!快上车,上车再说!”

  一行几人立即上了港口里停着的一排马车的头车,钱斯理也不多话,就命人开车,直奔京师!舰队留在港口,由不悔统领着,阿迪肯也在,我是十分放心的。

  我们面对面坐定,钱斯理这时再次向我拱手:“兄弟,你这次能不计前嫌、在国家有难之时回来,哥哥敬你的忠义之心!”

  我摆摆手,摇头道:“之所以回来,一方面是张老首辅一生扑在国事上,他定不愿因为战事令国家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大明乃是华夏的大明,作为华夏子孙,家国有难,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钱斯理叹道:“启蓝大义!确有张江陵之风骨,也有戚家军的义节,更不愧李家小姐的青睐!只是此去京师、明枪暗箭,启蓝还要万分小心那!”

  我心中暗暗感动,能够说出这番话,说明这个人确有忠良之心,于是我开口问道:“钱兄可否之言相告,目下京师状况如何?”

  钱斯理叹了口气,缓缓道来。

  自从二叔祖病逝,于慎行、申时行等人果断扛起了大旗,意欲继续推进包括一条鞭法在内的各项改革。但以张四维为首的反对派却极为猖獗,疯狂的攻击已经过世的二叔祖,并不断向于慎行等人泼脏水。

  小皇帝朱翊钧心比天高、手比较低,见了这阵仗也慌神,为了维护稳定,他只能让张四维和于慎行并列,分担首辅职责,也是互相制衡。

  就这样,大明朝内部的局势比起前一世有所好转,但却十分有限。由于小皇帝朱翊钧常年受到二叔祖的教育和压制,所以在他得以说了算数之时,立即爆发出强烈的反弹情绪。

  表面上,他对以于慎行、申时行、李再兴为首的改革派——或者叫保国派青眼有加,但事实上却是处处设关、时时设卡,想方设法阻挠与二叔祖有关的一切改革继续推行。

  这是典型的自毁型人格——明知道这些改革对他的江山有益,却依然会因为个人的情绪而选择反对、搞破坏,在能够确定他的智力正常的基础上,只能将之归咎于性格缺陷。

  在这样的争斗之中,时间一晃过去了几年时间。在这几年里,张四维去世、于慎行卸任、申时行继任、李再兴病退、石星履职兵部尚书一系列人事变革大大改变了大明朝全力顶峰的格局。

  唯一没有改变的,便是小皇帝朱翊钧对改革派的痛恨和抵制。

  张四维死后,保守派——或者叫反对派其实已经缺少了扛鼎之人,气焰受挫不少。但小皇帝却长大了,如今的内部矛盾,转化成了皇权与行政机构之间的矛盾。

  正如之前所说的国本之争,其实就是以申时行为首的保国派眼瞅着皇帝想要废长立幼,勇敢的站出来抵制皇帝。可是小皇帝却执拗无比,在于朝臣的斗争中耍起了小性子,居然玩起了长年不上朝的小把戏!

  然而,国势国运如逆水行舟,当真是不进则退。在西洋各国铆足了劲儿、拼命竞速,想要出人头地之时,远东的大明朝却在因为皇帝的哪位后代应该继位东宫而蹉跎岁月。

  本来在二叔祖努力下日渐充盈的国库再次干瘪下去,尤其是近年以来,各地的民变风起云涌,为了解决这些不老实的家伙,朱翊钧并没有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