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倾囊相授
; 卫双行看着面前两眼放光的王元,这大学士春闱之际,不在翰林院琢磨考题,千里迢迢为经书典籍奔波,不为佛经学问,只为译文,想必也不全是因爱好所致。

  毕竟,翰林院除了为朝廷皇帝起草诏令,还兼顾着修史、著作以及草拟机密典法的重要职责。

  说白了,翰林院的意思,那就是代表掌权统治者的意思,卫双行从中,大概也估摸出了些门道。

  大概也就是上面皇帝有了些想法,想集几家所长,所以才从各地州试开始,均选了翻译典籍作了考题。

  卫双行走神得厉害,他作为一个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商人,比常人多了点对形式发展的嗅觉,不多,但也足够比别人快一步了。

  首先是春闱科目的策论,策论通常都会根据当下的社会现实,考一些与当下世务相关的内容,譬如国策、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等,以此来选拔一些朝廷需要又确实有大才的学子入朝为官。

  和策论类似,殿试上由皇帝亲自考核的策问也是如此,两处考核在考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考的是深思熟虑,一个考的是临场发挥。

  靖国以策问作为殿试唯一的考题,策论又在科举评分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朝廷能从一堆读书人里选拔出大批确有真才实干的有用之才,也就不无道理了。

  卫双行心里一动,再看向王元,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如何?”王元见卫双行沉默不语,有些心急,又重复了一遍道,“老夫虽然不才,但于读书习文上颇有心得,方才听闻老友了弟子,老夫也心痒痒……贤侄若是不弃,便给老夫行个献茶之礼,老夫以后定然倾囊相授。”

  “王叔叔?”

  “王兄你”

  安锦文和安父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元这意思,分明就是想安锦清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