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


  那个同学还说,在入场前后,她们也没有遇见任何熟悉的人……

  这个案子很棘手。

  现在,惟一的怀疑对象就是这个同学了。可是从各个方面分析,她都没有作案的理由。

  当时她不在场,那么就应该寻找在场的人。

  警方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启事,寻找那天在红都剧院看电影的人,希望他们为警方提供情况。同时调查了一下售票情况,那天总共卖了68张票。

  报纸登出几天后,只有几个观众打电话来。他们都说,他们没有注意到有一个长辫子女孩;他们肯定,当时剧院里什么都没有发生,更没有暴力。

  正当警方致力于调查张焱周围每一个人的时候,又有一个女人在红都剧院看电影失踪了。

  警方从此改变了侦察方向,把重点放在了这家诡怪的剧院。

  第二个失踪的女人30多岁,她领着儿子去看美国人拍的《花木兰》,晚场。她儿子6岁半。

  电影演到一半的时候,剧院里响起一个孩子的呼喊声:“妈妈!妈妈!”

  管理人员循声找去,看见有一个小孩在过道上走动,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哭喊。

  管理人员立即走过去,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妈妈不见了。

  管理人员领这个孩子到厕所去找,没有。到门厅的小卖部找,也没有。最后用广播找人,还是没有。

  散场后,剧院就报了案。

  警方对那个小男孩调查得很仔细,他一直在母亲身旁,他的每句话都非常重要。

  这两个案子相同,知道了这个女人是怎样失踪的,也就大致知道了那个高中生是怎么失踪的了。

  “你怎么发现妈妈不见了?”

  “我正在看电影,一转头,就发现妈妈不见了。”

  “当时电影演到哪里?”

  “花木兰得胜回家的时候。”

  “她一直坐在你的身边?”

  “嗯。”

  “她另一边的座位有人吗?”

  小男孩想了想,说:“没有。我和妈妈旁边的座位都空着。”电影院称,那天晚上卖的票不到200张。

  “你有没有发觉有什么人靠近你们?”

  “没有。”

  问来问去,小男孩的回答基本就这些。

  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女人的失踪一定是被强迫的,她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孩子。

  可是,是谁强迫她呢?

  难道有一个隐身人?

  香瓶是个服装模特儿。

  她失踪那天,红都剧院上演的是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

  多数情人都一起去看这部电影,似乎是为了清洗人x中那心猿意马的成分。

  本来,香瓶和老子约好一起看。可是,那天老子突然有事没有去,她就自己进去看了,结果再也没有出来。

  老子忙完后,给她打电话,可是,她的手机无法接通。呼她,不回。